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优秀乡镇(街道)书记到省直机关任职、选拔优秀县委书记到省直厅局领导岗位任职、选派年轻干部到县(市、区)挂职、加强党政机关与地方基层的干部交流……山西省这一系列重视基层的创新举措,联动考虑,整体运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人才选拔培养链。(2008年12月7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党历来重视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一直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如何把经过实践检验、德才兼备、实绩突出、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基层干部层层选拔上来,把年轻的、有潜力的干部及时输送下去,使我们的干部真正能够下得去、上得来、用得好,是保持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在这方面,山西省为全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创新了举措,树立了样板,提供了借鉴。
干部从哪里来,当然从人民群众中来,从社会实践中来,从艰苦环境中来。因此,重视在基层一线选拔、培养、锻炼、考察干部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选人用人原则,这是保证党员干部队伍源头活水的必然选择。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提出的废除贵族世袭制、分封制,实行“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官吏选拔制度,成了中国历史上兴盛时代的经典规则,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实践告诉我们,从基层选才用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正确选择。
近年来,各地在重视从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很多地方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不少地方从党政机关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一些地方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公务员,有的地方选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到省、市党政机关任职,等等。这些措施,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只是创新创新、尝试尝试,下去了难上来,上来了不下去,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面向基层的党政干部选拔培养链,没能很好地做到干部下得去、上得来、用得好,甚至一些地方借创新之名而搞不正之风、权钱交易,出现老实人吃亏、钻营者得利的尴尬局面。
2007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长学习十七大专题研究班上提出,要“努力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这就解决了一个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性循环问题。不难看出,形成党政干部培养链关键就在于“链”,它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机制;第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第三,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科学规划。换言之,干部培养链体现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特征,是一种组织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形成“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育”的良性循环。
当然,在完善党政干部培养链过程中,用人导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今年2月,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树立“六个导向”正确用人,其中之一就是“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注重选拔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5月13日,他在中央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师资班开学典礼上进一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各级党组织要把重视老老实实的干部、起用老老实实的干部作为干部工作的一种理念来倡导、一种导向来落实,真正使那些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的良好氛围,形成重视基层、面向基层、立足基层、扎根基层、关心基层的良好用人导向。
中央提出“努力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将会形成干部工作的新导向,带来干部人事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即人才要到基层锻炼,干部要面向基层选拔:基层党政干部的选拔要面向优秀的村干部;基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来源要拓展到到村任职的优秀大学生;各级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要面向基层优秀年轻干部。面向基层一线选拔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根本在于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和制度。
可以肯定地说,山西省形成的面向基层的干部选拔培养链,是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求和李源潮部长提出的“努力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导向的成功实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应用,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和典型作用。“为政之本,在于选贤”,调整好组织任用人才的方针政策,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党政机关干部选任等工作中适当向基层一线人员倾斜,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主阵地。这是党的事业的长远之计。
相关新闻:
山西:面向基层选拔培养干部 做到下得去上得来用得好
为山西省面向基层的干部选拔培养链叫好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