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北京商品房签约量环比涨64%,二手房价环比跌6.77%


  北京商报消息: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发布的最新数据进行核算后发现,截至11月29日,11月全市期房签约总量为12735套,日均签约439套,环比10月上涨64%,和9月、8月、7月日均签约量相比,则分别上涨36%、140%、96%。值得一提的是,11月日均签约量同比去年11月仅下降近8%,这也是今年以来同比去年签约量下降最少的一个月份。业内普遍认为,楼市新政出台一个月后,楼市正逐步回暖。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表示,从10月下旬开始,政府连续出台救市政策,这不仅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利好,最为重要的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房者的市场预期,这对于促进楼市的回暖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年关临近,面对销售压力,更多的开发商实行了力度较大的降价促销措施,新盘项目低开幅度也较大,这使得房价进一步下降,刺激了楼市刚性需求的释放。而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孟奇称,此前出台的新政大多数是从11月初开始实施的,受政策暖风的影响,加之部分楼盘大幅低开,由此不少刚性需求被吸引入市。尽管接下来的12月是房地产销售的传统淡季,但在央行大幅降息、北京普通住房新标准等政策的影响下楼市年关难过的局面有可能改变。

  北京多家房地产中介机构11月3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10·22”新政让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上个月增长了近15%,但二手房整体交易价格方面创下年内价格最大跌幅,全市交易均价8317元/平方米,环比10月大跌6.77%。其中,参照不同权属类型的细分数据显示,二手再上市房的交易均价为8637元/平方米,与10月相比下调了3.56%;二手商品房的交易均价则较前月回落了8.41%,目前交易均价跌至8131元/平方米。对此,我爱我家副总经理胡景晖认为,成交量的上涨主要是政策时间节点在客观上引发的二手市场交易顺延所致,并不能看作是市场的回暖。在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渐趋走强的宏观背景之下,由于购房者对未来经济预期发生变化,收入和就业存在很大变数。造成购房者观望氛围依旧,宏观经济的疲态对于购房者的心理暗示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政策实施细则的出台缓慢和重要条款的相关解释缺失同样影响到了市场的购买意愿。多家房产中介的数据还显示,11月北京的租赁市场成交量环比10月增长了2.48%,同比大涨27.92%,但租金均价却环比降4.39%,仅为2421元/月/套。值得一提的是11月的普通民宅租赁价格环比10月下降了5.65%,平均每套住房每月租金下降140元左右,业内普遍认为北京的租赁市场正式步入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