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特种部队”揭迷
中国警察有支鲜为人知的“特种部队”—— “公安特警队”,简称:特警!这支“特种部队”成立于2005年,当年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公安特警队按期全部组建完毕。其中四个直辖市公安局成立了特警总队,其他32个城市公安局成立了特警支队。各地共为特警队新增编制5904名,全国公安特警人数达14000名。特警作为一个警种,正式列编警察序列。
“公安特警队”组建之初就给人一种神祕感,属于他们的就是一个个跟方位有关的代号——东一,东二,诸如此类。除了胳膊上的臂章之外,枪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只要睁着眼睛,枪就成了他们的手指,连着神经,长在胳膊上。连枪在内,特警单兵作战装备相比那些仍在伊拉克沙漠苦战的美国大兵的装备丝毫不逊色。 在无数次兵棋推演中,他们被分成若干小组——爆破、狙击、谈判、供应,各司其职。这支几乎没有曝光过的神秘部队,直到2006年8月8日,奥运常规新闻通报日,才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种神祕感一直延续到 2008年5月。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吹响了全国公安特警的首次集结号。从5月13日开始,全国27个省32个重点城市的万名特警分两个阶段先后驰援四川抢险救灾、维护稳定。中国特警首次“亮剑”建奇功!于是,国人有幸初识君。
为帮助读者诸君全面了解中国特警,本刊记者将揭迷中国警察 “特种部队”—— “公安特警队”组建之迷。
特警的前身——反恐防暴专业队
其实,公安特警的前身是反恐防暴专业队。公安部最早成立反恐、防暴、处突专业队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相当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决定成立专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治安事件的机动队伍。由于当时财政困难,防暴队组建工作进展很缓慢,有的城市推了三年,队伍和装备都没有达到标准。
在公安部档案馆里,仍保存着当年防暴队从筹备到组建的相关资料。档案资料记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人事部给公安部解决了二万七千人的防暴队专项编制。1990年4月24日,公安部下发《关于在重点城市组建公安防暴队的通知》,确定在直辖市、省会市、计划单列市以及边陲重镇组建公安防暴队,用于处置突发事件、进行机动巡逻。
组建公安防暴队在当时可谓公安工作的一个改革和创新,但因没有经验,公安部和各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当时还去欧洲一些国家考察过,但国情差距太大,首先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就是没办法的事情,转了一圈回来,思想上受到启发,在体制、训练、实战方面也有所借鉴,但国外先进的装备和通讯设施在当时真是望尘莫及。由于种种原因,当时防暴队的组建工作十分缓慢。同时,治安形势的渐趋稳定使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明显减少。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各地的想法是“不能花钱养着一支队伍待在那里没事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1年第五期刊登的一篇题为《加强治安防暴队建设的几点设想》的文章写道:“随着治安形势的好转,有些地方的治安防暴队机构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军事化管理不够严格”;“防暴队日常的任务不明确,几乎无所事事,如有的去办理治安案件,有的去跟车反扒,有的则进行治安巡逻,成了公安局里的一个大杂烩。”
1993年全国公安巡逻体制实行改革,公安部组建了公安巡警队。为充实巡逻力量,各地防暴队有三分之二的力量被抽调参加城市巡逻。防暴队最终没能实现最初成立时的想法。一段时间,防暴队在很多城市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据统计,1990年中央核定给36个重点城市24710个公安防暴队专项编制,到2005年,实有警力只剩7696人。从全国意义上讲,公安防暴队作为一支承担反恐、防暴和处突等特殊任务的专门队伍,其力量已弱化。有的地方名不副实 ,甚至名存实亡。
时代呼唤组建“公安特警队”
近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公安机关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复杂期,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捣乱破坏活动日益突出,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进一步加大,群体性事件和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显然,公安机关原有的防暴队等专业队伍已很难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2004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观摩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据档案资料记载,公安部党委就此多次开会学习讨论,并成立了六个专题研究小组,对切实提高“四个能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正规化建设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公安部党委认为,“四个能力”涵盖了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实现“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能否担负起来、效果如何,关键看“四个能力”提高得如何。
2004年12月底,一纸公安部急令,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长及省会(自治区首府)市、计划单列市公安局局长们召集到了北京。如何提高“四个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成为这次厅局长会议研讨的主题。会议最后一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到2005年的重点工作时,周永康同志强调要大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六个需要“切实抓好”的工作,其中明确要求“切实抓好公安特警队建设”。
公安部决定,按照统一指挥、机动灵活、布局科学、精干实战的原则,在公安机关原有的防暴队、特警队、反恐队等专业队伍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一支新的力量,统一名称为“公安特警队”。
厅局长会一结束,36个城市的公安局长被拉到了位于北京西红门的北京巡警总队,就公安特警队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座谈,与会的局长们就公安特警队建设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中央领导对公安特警队关怀备至
中央领导同志对公安特警队组建工作非常关心,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同志对组建公安特警队都作出了重要批示。周永康同志亲自确定了公安特警队的组建原则、职责任务、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思路。
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公安特警队的组建工作,时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白景富和副部长刘金国、刘德多次召集治安管理局和有关单位专题研究组建工作;刘金国副部长亲自抓组建工作,强力推动工作的开展;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把组建工作作为大事抓落实,组建工作迅速启动。
2005年3月8日,公安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公安特警队伍建设的意见》,部署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和计划单列市等36个重点城市组建成立公安特警队。
时间紧,任务急,组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在36个城市展开。针对组建工作中出现的快慢不一的情况,2005年下半年,公安部先后在南京和南昌召开特警队建设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当前形势下组建公安特警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力推进组建工作。副部长刘金国在南京和南昌两次会议上都强调:“公安特警队的组建工作,不是一般的工作部署,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务必在2005年年底前保质保量地全部完成组建任务。”
公安特警队的机构、编制、经费、营地和训练场馆等问题是制约各地组建工作的难题。《公安部关于切实加强公安特警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组建工作的具体要求后,在九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级公安机关在部党委的强力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克服困难,强力推进组建工作。
截至2005年底,36个重点城市的公安特警队按期全部组建完毕。其中四个直辖市公安局成立了特警总队,其他32个城市公安局成立了特警支队。各地共为特警队新增编制5904名,全国公安特警人数达14000名,中央财政划拨了1.5亿元装备补助专款。特警作为一个警种,正式列编警察序列。
《寂寞英雄》是我国第一部展现公安特警风采、反映特警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原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特警队全体队员参与了剧中所有现场处置的演出。剧中的特警作训服,都是由成都特警队友情提供的。男主角尤勇对这身行头更是喜爱备至,于是,特警队友情赠送了他一套。不过,就连尤勇当时也不知道这身行头到底身价几何。特警队员这身防风防磨防刮的黑色作训服,再加防弹背心,全套装备价值近一万元人民币。
特警,一个响亮的“品牌”
公安特警组建以后,立即肩负起各地反恐、防暴、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了一支反恐、防暴、处突的坚不可摧的力量,尤其是经过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公安特警队更是成为中国公安的一个响亮“品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吹响了全国公安特警的首次集结号。从5月13日开始,全国27个省32个重点城市的万名特警分两个阶段先后驰援四川抢险救灾、维护稳定。
赴川公安特警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灾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看望接见了赴川公安特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作出重要批示:“各城市特警成立时间不长,能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不易,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立了奇功,向全体同志表示慰问!执勤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解决,不断壮大这支突击力量的实力。”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也多次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特警队工作,并签署嘉奖令,对赴川公安特警队通令嘉奖。孟建柱部长批示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实战中发现的问题,请不断研究,加以解决,充分发挥这支突击队的作用。”
公安特警队赴川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创造了全国范围大规模成建制调警和异地协同作战的记录,是公安部直接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成功范例,在公安特警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200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在这次大会上,11支公安特警队获得“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20名公安特警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据介绍,仅2008年以来,公安特警队先后执行了跨区域赴青海和甘肃藏区、四川灾区、进京执行奥运安保等特殊任务,全国三分之二的特警在异地执行任务中得到了锻炼。
目前,各省、自治区的一些重点城市也组建了总数为2万多人的特警队。公安特警队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一支能够整建制快速调动、攻坚克难的精锐力量,正在向中央和公安部党委确定的作为公安机关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群众工作队、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专业队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击队的既定目标昂首迈进。
公安特警,这支令人民群众亲切,令犯罪分子胆寒的“特种部队”,必将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