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广西异地的资本运作
发生在广西等地以连锁销售、资本运作为名,异地邀约形式的敛财活动,愈演愈烈。如何看待已经十年之久的这个敛财行为?
1.国家已经发表了《禁止传销条例》行政法规,按照条例对照,这种拉人头敛财的行为就是传销,由于没有产品,也可以用民间所说的“老鼠会”定义。
2.国家管理机关,中央电视台,主要新闻媒体,一些记者和文艺工作者,民间反传组织和成员,反对传销的专家、学者、直销人员,参加过异地组织骗到钱觉得是骗局的,还有被骗发财梦没做成的底层人员.......都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异地运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3.但是,异地运作的发展却没有因为众多强烈的打击而减弱,反倒越来越蓬勃,人员越滚越多,金钱越积聚越多......
4.提到这个10年之久的异地运作,不能不涉及到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另一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弟弟,世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新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席、北京蓝资集团总顾问,网上宣传说是掌管未来经济的曾培淦。
网上流传,任所长曾经和中国直销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贤峰,进行了支持异地运作形式的探讨对话。
(信息来源:http://hi.baidu.com/abcd1361836845/blog/item/1135166d3c12d1f9421694a3)
关于这个信息,本人曾经给任所长发过邮件求证真伪,但没有得到答复。
而曾培淦在异地组织为上升到老总的成功人士,召开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视频,则是异地运作人员作为国家支持最有力的佐证。(视频来源: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zOTQ3MDA=.html)
5.如何看待异地运作与各方的表现?有关部门出台了《禁止传销条例》,对所有实行团队计酬方案的组织和行为头上都悬挂了利剑,随时可以制裁处置。新闻媒体也不失时机地发表国家管理机关打击和打击取得成果的文章。至于民间的反传联盟组织和人员以及热心的记者和文艺工作者,更是卧底、解救、揭露黑幕、小说、报告文学......但是,所有的打击被异地运作一句负面调控解释轻轻化解。在负面调控这个四两拨千斤的运用中,象曾培淦这样的视频则是最好的注脚和诠释。
6.不知道上面的视频真伪,也不知道涉及到的人员什么态度。沉默在此时绝对不是金!以往,我们总认为谣言止于智者,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一种误判:谣言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当它拥有了众多信徒,并可从中牟利的时候。
7.行政低效率催生谣言高传播率,政府在谣言四起中如何扮演起及时有效辟谣、释疑,以及诚信、积极有为的角色,值得深思。在公共事件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谣言问题上,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谣言止于智者”。原因很简单,对相当多数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公众而言,他们只是普通人,不是“智者”。谣言就是谣言,假的就是假的,时间证明一切”,这样的说法虽然不错,但却是对谣言的消极抵抗,不利于消除谣言,而积极做法则应该是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查明真相,公布调查结果,“拨谣反真”,正本清源,并作出提醒,同时,不妨对一些谣言的恶意传播者进行责任追究,以便以儆效尤。谣言不是真的,但也不容易被证伪,而传播者与信以为真者也不会去较真,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进行再传播。谣言的产生,甚至积蓄成“谣祸”,关键在于信息不对称,因此控制谣言或‘谣祸’,提高信息透明度,还公众知情权,是一个“命门”。而这其中,必然要受害或受灾的,是整体社会消费理性和社会福利,是社会诚信。
8.就谣言的传播链条而言,市场环境的粗糙导致谣言频发,监管能力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渠道导致谣言畅通无阻,部分群体的非理性使得传播范围迅速扩大,法律的缺位或者执行力薄弱,则使得谣言的散播者有恃无恐。“所以,如何综合考虑谣言传播链条,进行有效监管和惩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应对机制,阻断‘谣祸 ’,从长远看,这是一个关键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