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的出现说明了民众存在反腐的热情


 

网络反腐 的出现说明了民众存在反腐的热情

李华新 

  自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手腕上那疑似“江诗丹顿”首开先河之后,先后有十几位官员身陷“名表门”。由于这些名表的价值远在官员以正常的薪金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因此这些官员实则面临“财产来源不明”的质疑。在理论上,不排除这些名表是合法所得,那么,相关官员能做的,而且应做的,就是自证清白。 ( 2008-12-24 3:11:04 · 来源: 新京报 

     这些事情出现之后,在官员中间还是在网民中间对于现在的反腐问题似乎是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不管是在现在的网络再现的这些问题真假,官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是否异地你更要享受奢侈生活,还是有一些具体要求的,这就是不管你自己如何有钱,即使是你的钱是正常的,你也需要低调。不然你一旦被曝光,那么总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尽管作为官员也是拥有自己的隐私和工作之外收入的。但是你既然为官,那么就需要你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

   带奢侈名表、抽高价名烟的官员有可能涉嫌受贿,或者涉嫌财产来源不明。对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收到举报”从来就不是一个必备的选项。从媒体报道中发现线索,从案件调查中发现线索,已经成为“腐败发现机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反腐败上,检察、纪检等反腐机构要增强主动意识。 但是,如果是我们的反腐只是通过现在的这种非正常方式来进行立案检查的话,人们对于如何利用一个能够有效的制度进行反腐,还是存在期待的。

   比如,我们对于官员的财产的申报制度,对于不明财产的认定,以及在审判时,如何使得这样的一个“不明”,成为可以有明确定性判案的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似乎是可以然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一些反腐官员知道受贿的利害,从而使得自己丢掉侥幸,能够终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就是一个对这些官员的具有人性化的“关怀”。

    其实,对于官员的反腐力度的加强,理由民间提供的线索,也是使得一些隐藏较深的反腐案件得以公示于天下,还是很有效果的。两年前,最高检察机关就曾发文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应抓住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深挖案件线索,加大查办力度。那么,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介入调查大约也是有必要的。 

   虽然是用这样的一种发现线索,使得我们的反腐力度显得有些迟钝,多少还是有些尴尬,但是这样的一种关切也是极有现代手段和方法的。虽然,我们有提倡群众举报的要求,但是,不管是具名举报还是匿名举报,举报者的个人安全还是有一定的危险的,那些掌握了社会资源的官员,自然是不会洗完给那些举报者成功,因为举报的方式曾经是对贪腐官员具有威慑的一个做法,但是任何的方式也不能把所有的贪腐行为一网打尽。现在既然有网络的作用,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办法,它的作用还是需要的。即使是我们反腐的制度非常的健全和全面,或是已经制度化,依然是同样有作用的。

  网络舆情汹涌,昭示着民众并不缺乏反腐的热情。对于公权力机关来说,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尊重民意表达,并更好地汲纳和整合民间智慧来推进反腐败向纵深发展,已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民众不缺乏反腐的热情,公权力部门要善于利用和积极保护这一热情,因为发动民众来一起反腐,也是利用民间智慧和使用民智的一个积极正面的有效手段。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