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朋友问我站台网的网址,我赶紧上网帮他搜索,一看搜出来的结果蒙了,排列着好几个“站台网”到底那个才是真的,到底谁在忽悠用户?
谁在冒牌忽悠用户?
我用过58的服务,也曾经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网站,有些方面做得挺到位的。但当我在百度链接打开其中一个“站台网”,发现里面的分类信息却链接到了58网站的时候,我失望了。他用这种方式推广,我们应该称它高明还是…?从冒牌链接进入的那个网站,在业界多少也算是有点名气的,但他既然会用这种手法来为自己创造流量,误导用户,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据行业朋友说,正版的站台网其实是做分类信息服务的zhantai.com,它在业界以无广告,超简洁,提供非商业化的环境著称。估计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做起来的网站,名称既然会被同行冒名拿来做流量。
我们都知道每一家成功的网站,都是花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的去用心经营办起来的。如果每个公司都这样去借别人的招牌来造富自己,今天冒牌“站台网”,明天再去冒牌别的网站,那不是乱套了?这叫用户怎样辨别真假,出现虚假信息造成用户损失又该谁负责?其实这不单是抹黑了人家的招牌,也是在砸自己的招牌。虽然,山寨版网站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他们其中还有一些自己的创新,起码不会完全冒用别人的网站名字来引流量,某些网站表面打着“真实有效”的口号,手法连山寨网都不如;用冒牌忽悠的方式来吸引用户,那网站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想不被大家质疑也很难了。
冒牌忽悠后果很严重
对于“冒牌忽悠”的这种做法,我最担心的是会产生恶性循环性的效应,被广泛利用。将心比心想想,别人也搞一个和你网站一样的名字,然后利用它来做流量入口,你能允许吗?如果大家都用这种不良的方式,整个互联网将根本没有“真实”和“秩序”可言。可以想象到的结果是,虚假网站、虚假信息泛滥,用户很伤心,后果很严重。
当今的互联网,一边是政府、企业在树立诚信、规范的互联网秩序,一边是一些企业在利用一些所谓的“高招”来打破常规,最后还是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何必呢。
行业网站应洁身自好
分类网站的初衷是提供生活分类信息导引服务,他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沉淀。如果要想被用户认可并喜爱,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出自己的特色。再通过正规有针对性的渠道进行有效的推广,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网站发展,累积起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利用损人利己的所谓“高招”只能获得短期的一些利益,最终还是会被用户抛弃。
中国互联网将朝着诚信、和谐的趋势发展,这个趋势不能只是靠国家发文件来规范落实。更多需要的是行业的企业携手,需要靠自身自律。等到被网民挖出来才整改那会很没面子。用户不想看到,行业也不想看到,所以笔者还是呼吁,现在开始走入正道,做事厚道,才是长久发展的真正出路。(作者:灵戈)
相关推荐:
金融危机下受伤最重的五位CEO
2008全球十大“山寨版”街头艺术
只取消短信差价还不够(附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