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传播偶得


    传播是有力量的,文字有的时候比子弹厉害。为了印证它,先听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中的1941年秋天,盟军得知德国农业歉收,德军后勤供应不得不用冷冻马铃薯来解决军队给养的消息,便策划了一起舆论攻心战。很快,欧洲的多家电台开始不断传递一则医学知识,说近日来某些地区出现一种怪病,是人们食用了冷冻马铃薯所致,并给它起了一个学名:“马铃薯感冒症”。广播内容在德军官兵中广泛传播,引起极大的恐慌和焦虑,他们开始拒绝吃这种马铃薯,结果导致部队元气大伤。这次广播舆论战,削弱了德军的作战潜力,并使盟军赢得了充分的休整时间,为最终战胜德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传播有时候也是迷雾,让人走进迷宫。南瓜治糖尿病就是一个被传播酿造的讹传。南瓜能防治糖尿病一说最早源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些学者在对糖尿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时,发现日本北海道地区一个叫夕张村的小村庄里没有糖尿病患者。这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夕张村的村民特点是喜欢吃嫩南瓜,于是研究认为南瓜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之后,很多医学刊物报道了这一发现,引发很多糖尿病患者开始吃南瓜,还有很多人发明了多种吃南瓜的方法和病友分享。但近来的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未服药及空腹的情况下进食南瓜200克,不但不会使血糖降低,反而使血糖升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南瓜中并没有分离出有抗糖尿病作用的成分,所以,糖尿病患者少量地、适当地进食南瓜是可以的,但不宜大量进食。

    传播有的时候是牧羊者的铃铛,引领羊群前进。

    传播有时候又是点燃干柴的烈火,引起族群争斗、甚至两国交战。

    所有这些的根源在于,人有通过理性来趋利避害的本性。人对自己理性的信赖又使得人是被观念,而不仅仅是被欲念所引导的动物。

    有学者研究传播的功能,得出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娱乐功能、社会规范功能等,不一而足。

    我认为,传播功能的最佳判断应该从受众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是传播之于每个人的生活发挥了什么作用。我觉得传播从总体上为受众提供了有别于物质消费之外的一种消费功能,可以称之为信息消费功能。信息消费导致的结果可以分为社会协调、文化认知、娱乐、社会规范等很多层面。

    信息消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传播话题。其中有非常多的规律值得去分析,我会长期地去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