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经济学》后记之二


    这部作品之所以名为《爱情经济学》,是为了借用一段荒唐的爱情故事,来讽刺人们对经济学的误解。经济学研究的是用货币所计量的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庸俗的社会生活中,爱情也常常被理解成一种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互惠关系。当我爱你的时候,你也应该爱我,否则从互惠关系的层面上讲,就显得很不值得。而事实上,爱情是不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学盛行的年代,经济学也因此定义着我们的生活。从商场到职场,从职场到情场,经济学的价值观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种价值观的特点是,它把所有的一切都看成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财富。《新华字典》是中国人读书认字时常用的一部工具书,在它的词条里,很明确地把“文化”定义成“财富”,解释说:“所谓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文化就是一种财富,它的财富属性体现在它与财富的交换价值上。

    只有在经济学的视野里面,文化才会被看成一种财富。经济学看什么都是财富,经验是财富,才华是财富,美貌是财富,甚至于人的品德、性灵与情感,也是可以用货币计量和交换的财富。然而,经济学的视野是狭隘的,文化的内涵却像宇宙一样浩瀚幽深。从经济学的立场看文化,就好比坐井观天那样荒谬可笑。更加荒谬可笑的是,这种坐井观天的学问确实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让当代社会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病态的繁荣。

    我曾经问过一位小伙子:“你谈恋爱了吗?这是你的第几个女朋友?她为什么值得你爱呢?”他给出了一些理由:第一,她是一个女人;第二她长得还算漂亮;第三,她比以前的女朋友善解人意……总之,她有很多很多的好处。我继续问他:“你是为了那些好处才选择她的吗?”他回答说是。所谓好处,就是经济学所说的财富。一个漂亮的女人,就这样成了一个男人眼中的财富。

    财富是用货币计量的价值与交换价值。甚至于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婚姻,也成了一种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交易方式。一位美国专家说过:“婚姻是男女之间用来占有对方身体和财产的一种合法手段。”怎样去占有对方的身体和财产呢?一位经济学家解释说,从选择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商业交易契约的过程。当有人问及嫖娼与婚姻有什么不同时,他认为是交易方式的不同,嫖娼是零售交易,而婚姻是批量交易。

    在一些男人看来,女人有很多价值。在一些女人看来,男人有很多价值。他们通过价值与交换价值交易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彼此之间的占有和利用。可是,在这些交易的过程中,还有真爱的存在吗?

已经有很多人不能相信真爱的存在了。他们不一定是经济学家,但他们却在用经济学的头脑生活。他们为了回报而付出,他们的付出也因此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而婚姻也因此成了男人和女人之间斗智斗勇的商业战争。男人在占有女人,女人也在占有男人,只是在某一个失眠的深夜,他们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孤寂和恐慌。他们可能会拥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但他们的心灵却找不到安全和幸福的位置。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人们用货币计量爱情的时候,爱情就消失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