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总局没有一个带有“注册税务师”字样的具体部门来负责这个行业,至于为什么……,这其中还发生了很多事情就不方便多说了。
◆
四年以前的我,怀着满腔热情从大连来到了北京,凭着在注税这个行业淘得的第一桶金,我进入了北京东方广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猛然发现税务服务这个行业有很多做法,我与之最大的差距是,原来我过去是做业务的,现在必须要改成做生意的,这一切是原自在我们一个办公区内的——安永、德勤、毕马威。这四年让我感触颇深,在大连2006年度12万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者只有1.7万人,而在东方广场竟然有10万人。在这里通过与国际上最顶级的两个靠销售信息赚钱的跨国公司的合作,让我加深了对信息的理解,当我把过去20几年积累的、固有的税务观念全部放弃后,我猛然发现我已从红海进入了蓝海。我去过全国20多个省、市,并与其中税务师事务所进行过交流,我对这个行业感情很深,但是事到如今,我只能“转身而走”,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郭伟税务工作室。
◆
牛奶、奶粉出现质量问题时,应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权威的质量检测部门认定;损失的数量有多少,则由注册会计师认定,损失的残值则由注册评估师认定;涉及经济上的纠纷进入司法程序,则由律师来认定;上述各种事件的认定是有国家的法律作为保证。若税务局对上述认定的程序、依据、数据有异议的话,它只能再委托上述的中介机构进行重新鉴定,从而确定是否予以核销财产损失。税务机关只是证据的使用者,而不是鉴定者——上述这些事情好象与注册税务师没什么关系,更谈不上要进行鉴证了。
◆ 我愿意做一只“大螃蟹”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外国某小城有一个富商,每年都为家乡捐很多钱,并帮助那里的穷人,堪称该小城的恩人。为了感谢富商对家乡的贡献,该城市授予他一个勋章,当通知富商来参加授勋仪式时,富商却拒绝接受,问其原因,他却闭口不答。直到他临终时,才道出原因。原来在他准备接受勋章的前几天,他在家乡小城的海滩上散步,发现很多小螃蟹正往海里爬行。看到此景,富商拾起一个小螃蟹,快走几步,将螃解放入海里。旁边的下属马上说,“您这样做不对。”富翁不解,下属解释道,“这些小螃蟹,就是靠吃海浪打上来的浮游生物生存,它不想到海里去。”富翁问:“那么为什么岸边没有大螃蟹?”下属回答说:“只有海浪很大的时候,小螃蟹没有食物来源,才会游到海里急着觅食;这样做可能会死掉,也可能会长成大螃蟹,所以岸边的螃蟹只有这么大。”富翁听完沉思了很久,对以前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于是决定拒绝家乡为自己颁发的勋章。
◆ 回忆我走过的路
各位有所不知,国内最大的税务师事务所来自于沈阳,它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年营业额曾经突破亿元,员工总数达到3000多人(大部分是税务机关干部子女),现在这个公司已经四分五裂了。
我经营了15年的税务师事务所——“得威”,春节前将会被我注销,究其原因实属无奈。我曾经尝试建立全国联合体,并联络了全国30多个事务所,但结果是发现这个行业不适合做这样的联合。我在选择,我在徘徊,最终选择了我认为可以做到终生的一份工作——那就是现在的“郭伟税务工作室”【专属(私人)税务顾问】。
因为我知道要么做精,要么做成传统服务业(即:跑腿公司),而现在的遍布各地的记帐公司,也正在做这种记帐跑腿公司的生意,税务师事务所没有优势可言。看看现在国内所谓大的税务师事务所的业务构成,主要是以鉴证、代开增值税发票、记帐类为主要方面,当鉴证业务这面墙被推倒后,税务师事务所的业务就没有优势可言。既然是这样我为什么还要有一个税务师事务所?我为什么每年还要交那么多的会费?我为什么除了共产党的领导,我还要找一个组织来管着我(它能给我带来什么业务)?……???当我把为什么弄清楚后,我就开溜了。
想象一下,当我和客户一起与从事涉税业务的人员谈判时,你们应该如何应对?
◆ 业务人才的自我评估
你是属于几流的业务人才?有空不妨依以下标准来做个自我评估:一流的人才是卖观念,二流的人才是卖技术,三流的人才是卖产品,不入流的人才是怨天尤人的。
◆ 拜托!请不要拿地方“粮票”说事
广东的中小型企业现在都成啥样了,还要给企业增加税收成本。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出现以下情况,广东的税务师事务所可能就会成为多米诺骨牌,一一被推倒。
在税务总局已明确要求,“只有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上市公司需要出鉴证报告”,地方
税务机关公开下文件保护注税行业,而且建立准入制度,并擅自扩大鉴证和审核范围,此事若被相关媒体披露或者汪洋书记知道,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想没有哪一个税务官员愿意拿自己的乌沙帽去和领导作对。
纳税人不说话不等于他们没有话说。广东的注协、人大曾为此事多次向上级领导进
行反映,只不过被“压”下去而已,谁知道哪天又会“冒出来”呢?
此网友所以愤怒,我想可能是税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吧,“屁股决定脑袋”嘛。我的话可能影响你的收入,你的心情我也可以理解,但我们只在这个社区小范围的讨论一下就罢了。千万不要把事情闹大,否则多米诺骨牌现象就真的出现了。
◆ 曾参加过注税管理中心的座谈会
2006年2月份,作为注税行业的“熊猫”(陆炜主任称)参加了全国管理中心主任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在参与分组讨论时,各地的主任在会上争论如何对事务所加强监管,这期间几乎听不到如何促进和引导事务所发展的言论。听着听着我实在坐不住了,就“斗胆”反问:各位领导我想说两句,你们整天研究监管,你能管着我们什么?如果想通过监管税务事务所来达到你们升官的目的,那就不必了,因为到现在为止全国没有成功的案例。如果想让我们给你们惹点事儿,再弄几个“广水事件”,这个我们可以帮忙,现在到处都是“地雷、定时炸弹”,你们可要小心啊!!公平的讲,你们能管到我们的钱?还是能管到我们的人?都管不了。可能管得就是新成立的事务所需要你们审批,如果我够条件,你大不了就拖几天批而已,你们不敢不批,否则会有人告你们的。你们能管鉴证报告,由于事务所出具虚假报告出了问题,你们可以处罚,但是现在看来报告基本上没有问题。因为税务局只不过是把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作为参考,除非税务局追究下来你们才可以查处,所以仔细想想你们的工作真得不好干啊!!
◆ 我是中国税务服务市场开拓的敢死队员:
税务服务市场的“分水岭”在中国已经形成。我已先行尝试走了四年,耗资五百多万,
这其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还在路上呢。成功了!大家就跟进。失败了!就回老家总结。并与同行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