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国次贷危机转为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了度过经济“寒冬”,国务院先出台了以投资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十大”举措,近日又采取扩大“家电下乡”试点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等办法,支持制造业发展,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我国出口严重受阻,国家及时调整策略,提出刺激内需保经济增长的战略,这无疑是及时与正确的。关键是地方在具体操作当中怎样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税收上下功夫。此招拉动经济增长速度非常之快,可以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容易出现国家与地方越来越富有,居民却不增收或少增收的现象,且易造成部分行业过热。要实现国强民富,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势在必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百姓增收,也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
当前,部分企业为了安全度过经济“寒流”,采取了合并产能、停产或减产、裁员等措施,造成了一定的返工潮。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则通过调整班次、缩短工时、降低工资等举措,千方百计稳定就业。
因此,地方在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采取降低税收、财政补贴、帮助融资和项目支持等措施,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使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吸纳社会劳动力,实现群众充分就业。制造企业也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将不裁员、充分吸纳社会劳动力作为己任,保证或提高职工收入,使职工能消费、敢消费,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