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李源潮的“用人观”


    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黑龙江省调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李源潮指出,越是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思想不动摇。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受到重用,让说空话、大话、风凉话、泄气话的人没有市场。李源潮强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设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重用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作风正派的干部,不用那些送钱送礼、跑官要官的干部;重用干事创业、实绩突出、民意好的干部,不用光说不干、跑私人关系、搞形式主义的干部。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坚决反对暗箱操作、搞个人说了算。坚持公道用人、清廉用人,不以个人好恶和关系亲疏用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2008年12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中组部部长,所到之处必谈干部,必讲用人,这是很正常,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干部工作,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坚强保证。选人用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必须天天讲、时时讲。因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更要始终把干部工作抓在手上,抓好抓牢抓实,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是,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学习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他们的精神状态如何、个人素质怎样,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和事业的成败。 

    应该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个人素质是全面扎实的,是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但是,不可否认,也有很大一部分党员干部是不想干事、不干好事、不会干事、经常出事的,成天满足于说空话、大话、风凉话、泄气话,败坏党的风气,涣散党的战斗力,阻碍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因此,李源潮部长提出的,“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受到重用,让说空话、大话、风凉话、泄气话的人没有市场”,既是对默默无闻、埋头干事的同志的鼓励和保护,更是对那些不务正业、不干正事的同志的警醒和鞭笞。 

    前不久,媒体发表了仲祖文的署名文章《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文章如一股清新的空气,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中央对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心,同时也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寄予了热望。然而,在实践中,如何能做到让老实人不吃亏,并非易事。我们经常看到,那些爱向上跑、工作中爱造势、爱表现、喜欢搞关系、溜须拍马之流往往更容易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实人常常难以被组织发现和重用。因此,要真正实现不让老实人吃亏,必须建立相关机制。其中最最关键的就是,要以科学的用人观选拔干部。要不断加强用人观的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用人观,让他们多用老实人,多与老实人交朋友。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当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靠党,重点在党员干部。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我们只有多用老实人,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因此,李源潮部长再提正确用人观,并非老调重弹,而是及时提醒、深情告诫。只有坚持重用那些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作风正派的干部,不用那些送钱送礼、跑官要官的干部;重用干事创业、实绩突出、民意好的干部,不用光说不干、跑私人关系、搞形式主义的干部,才能营造人人想干事、个个争创业的浓厚氛围,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观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新闻: 

    李源潮: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的人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