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在烟雾弹的笼罩下,在迷魂汤的灌输下,中国上上下下,从普通民众到社会精英都以为杨佳杀人了。“杀人论”之“喊杀派”与“挺杨派”、“要求程序正义派”,自7月初以来就围绕杨佳是否被殴打、是否患有精神病争论不休,直到核准并执行死刑才偃旗息鼓。为何面对争论上海警方安之若素,审判机关依然判处死刑?因为这些争论有一个共同的大前提,那就是杨佳是杀人凶手。既然大家都以为杨佳杀害了6名无辜警察,那么上海警方何不为成功嫁祸杨佳、掩盖警方内弑丑闻窃喜窃乐?审判机关缘何不借“喊杀派”之民愤判处杨佳死刑?须知“挺杨派”和“要求程序正义派”联合起来,其人数和呼声都不及“喊杀派”之十分之一。
如果不实施网络封锁,那么在网络世界里,也许“挺杨派”和“要求程序正义派”会略占上风。但由于有关方面下令封杀相关网络评论,致使“挺杨派”和“要求程序正义派”的呼声受到了压制,失去了仅有的网络优势。来自现实社会庞大的喊杀势力和喊杀声,淹没了网络世界“挺杨派”软弱的特赦声和“要求程序正义派”微弱的程序质疑声,法锤依常规惯例,伴随着民愤民意,敲在了“喊杀派”的和弦上。
常言道“纸包不住火”,“真金不怕火炼”。为掩盖闸北警察内弑互袭的丑闻,上海警方可谓煞费苦心、机关算尽。又是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舆论造声势,又是请求北京警方秘密关押杨母,又是指定辩护律师,又是关起门公审,又是设计凶器、伪造现场,又是调集17名“现场目击”证人作伪证栽赃陷害杨佳……然而,6死4伤惨案岂是杨佳一人凭一把剔骨刀、一个面具所能完成的创举壮举?伪证再多有何用?遇火即焚、一触即溃。人民群众只要把目光聚焦到伪证上,立即就会土崩瓦解、化为灰烬。
《一审判决书》的斑斑造假劣迹,已经将栽赃陷害杨佳的证据彰显、暴露了出来。杨佳没有杀人,上海警方罗织伪证可以掩人耳目一时,但绝对不可能捂案件真相一世。人民群众点燃的历史熔炉,最终将会证明杨佳是无辜的,闸北警察内弑互袭之丑闻也必将大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