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已经开始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制造业如何过冬,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及未来发展趋势,值得媒体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制造业崛起历程
1)1978年至1987年,中国制造业的复苏
1978年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解脱出来的中国百废待兴。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能够制造各类工业和消费产品,通过“三线建设”,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 但是,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更多地是制造工业产品,在消费品制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当时人民生活水平还非常困难的环境下,消费水平很低,从粮票到布票、肉票,产品种类还非常匮乏。 虽然中国早就有了电视,不过我想大多数中国人与我一样,1978年才看到了电视。当时,我家所在的学校买了一台波兰生产的24寸黑白电视。那时,最好的汽车就是上海牌轿车、北京吉普,而卡车大部分是解放牌。进入八十年代,日本进口的9寸或12寸电视机开始进入中国家庭。接着,收录机成为时髦的产品。各种票据逐渐成为历史。
八十年代中叶,中国的制造业开始重新崛起,逐渐有很多家庭开始购买国产的电子产品和轻工产品,电视上开始有了各类产品广告,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则广告是黄石生产的好乐牌冷饮机。从八十年代后期,中国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消费品名牌,各个大城市都拥有了自己的消费产品名牌,例如武汉的莺歌电视、荷花洗衣机等等。 在这个十年当中,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一些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而这十年,中国市场的特点是供不应求。在经济改革中初步尝到实惠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到各种新鲜产品,“三大件”不断变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渐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而中国人的穿着,也开始五颜六色,有了更多的选择。食品和各类消费产品的品种逐渐丰富。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制造业逐渐复苏。
2)1988年至1997年,民营制造业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民营企业逐渐崛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两种体制改革的模式。一些沿海地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逐渐开始创造自己的品牌。这个时代,经济特区的建设、海南的发展、股市的建立、商品房的出现,使得中国基本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中国市场也逐渐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
在这个十年,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而江浙的民营经济开始崛起。很多刚刚经历从计划经济转轨的国有企业还不适应这种市场的变化,缺乏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亏损,甚至最终全军覆没,不少原国有企业拥有的知名品牌,正是在这个时期陨落的。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靠灵活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赢得了竞争优势。“营销”,尤其是“广告”,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叩开市场的金钥匙,例如“秦池”、“孔府宴酒”等,央视的“标王”开始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而恒安纸业、正泰电器等很多民营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在这一时期,也有大量原来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下海创业”。创业,开始受到广泛尊重。在这个十年期间,中国开始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开始节节攀升,国内市场逐渐繁荣。中国制造企业开始广泛引进国外的工业和消费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而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于制造业产品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也正在这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开始逐渐展开。财务软件、CAD,成为当时的热门软件。
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中,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 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十年,民营制造业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的进入是突出特征。
3)1998年至2007年,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中国制造”闻名全球。
在这十年当中,外资进入中国的趋势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凸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中国积极引进外资的政策吸引,以及全球制造企业降低制造成本,并占领中国及亚太市场的战略推动下,大量外资涌进中国,形成了今天中国数以万计的外资与合资制造企业,以及台资、港资制造企业。长三角地区,随着浦东的开发而逐渐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使“Made in China”全球闻名的,是中国沿海地区众多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形成了国际竞争力,赢得了大量的OEM订单,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外包基地。而支撑这些企业实现低成本优势的,是来自中国农村的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和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尤其是在IT产品、玩具、服装、制鞋等产业。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形象的比方,说是如果深圳到东莞的高速公路堵车,就会造成全球的内存涨价。
这十年,是全球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在中国,1997年的香港回归和1999年的澳门回归,使内地与港澳的合作更加深入。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飞速增长,跨越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建设,铁路一次又一次地大提速,航空载客量和货运量增长神速,而中国的电信,尤其是无线通信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的城市成为全球最大的工地,建筑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农民工向潮水一般,涌向沿海地区,支撑了民营制造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发展。而汽车,也迅速进入中国家庭。 随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的提升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在2003年之后,整个中国制造业进入新一轮迅速发展期。尤其是中国的船舶、机床、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与通讯等产业发展迅速,进而又带动了对重型机械、模具,以及对钢铁等原材料需求的海量增长,从而带动了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国家对军工行业的投入增大,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大型国有企业的效益显著提升,烟草、钢铁等行业开始进行迅速整合。资本市场为中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
在这十年当中,民营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一方面,除了烟草、能源、军工等垄断行业,以及国资委主管的重点国有企业集团之外,很多国有企业逐渐实现民营化;另一方面,很多民营的龙头企业已经通过兼并、收购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产业集团,在产业规模方面做到了全国,甚至全球的领先水平。例如,顺德的家电产业、温州的电气产业、福建晋江的制鞋业、昆山的电子产业等等。有人戏称,中央五台是晋江台,因为很长一段时期的广告几乎被晋江的制鞋企业所垄断。目前,全球70%的便携电脑是在昆山制造。在这十年当中,中国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中国国内的制造业市场已经国际化,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这十年,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而中国制造业则随着中国加入WTO,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的国际贸易额迅速攀升,出口顺差持续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持续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十年当中,中国的优秀制造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全球,例如,联想、海尔、华为等,而机床、汽车等行业的中国大型制造企业也已经进行了国际并购。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对电子商务的巨大需求。而ERP、PLM、CRM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开始成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中国制造”闻名全球。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建立了雄厚的基础,不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合资企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占中国GDP的40%以上,地位举足轻重。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速已经连续20年居全球之首。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增加值以美元计算,达到1095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制造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规模(营业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制造企业达到了20多万家。其中,大型制造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大型工业企业必须同时达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亿元及以上,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达到了2387家,这些企业的数量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0.9%,但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均占40%以上。在大型制造企业中,国有控股和集体企业数量占五成以上,仍居主导地位。非公有制大型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其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中的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到627家。在过去的在三十年中,中国制造业进行了快速的赶超。然而,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后面,中国制造业也暴露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国际金融状况的影响。2007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显露出来,显露出一丝寒意。
中国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中国出口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而不断受到美国、欧盟的反倾销制裁。
中国的打火机、鞋、服装和化工、轻工等产品,均招致过多次反倾销制裁。中国仍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国。在2006年的87起反倾销新立案中,针对中国产品的为32起。
2)中国出口产品由于质量、产品成分不符合西方国家的法规,而被大量召回。
例如,曾是中国第二大玩具制造企业的佛山利达,由于出口玩具的油漆含铅量超标而导致大量产品被召回,最终其负责人自尽。由于质量问题,整个中国玩具产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2007年,60%的出口到美国的中国玩具被召回。如今的中国电子、汽车等行业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
3)中国很多产品仍然缺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科技产品仍然依赖进口。
例如制造芯片的光刻机、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平板显示器的压缩芯片等。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制造行业的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制造商占领的只是低端市场,而盈利丰厚的高端市场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
4)中国制造同样的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水泥、造纸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企业仍然是中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极大地牺牲了环境。例如,重型的铸锻产品制造,对环境有一定污染,西方国家逐渐不再自行制造,转而从中国进口。虽然中国的铸锻产品制造企业获得了一定盈利,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却难以逆转。
5)很多制造行业由于底层技术缺失,导致产品同质化,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
中国制造企业在竞争中自相残杀,相互压价,导致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利润水平极低,很多企业甚至只是靠国家的出口退税而维持微薄的盈利。例如,在每次广交会上,很多外商都利用中国企业之间的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
6)制造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了制造行业的产能过剩,效益下滑。
例如,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整车制造企业众多,产能大大超过市场需求。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使得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盈利程度大大降低。今年下半年,汽车行业效益明显下滑,钢铁行业景气程度也大大降低。在最近我主持的一个汽车行业讨论会上,我做了一个调查,30多家企业零部件企业中,只有一家反馈今年的形势比去年好。
7)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缺失而面临被淘汰。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新劳动法的实施、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购买力下降,以及越来越苛刻的国际环保法规的实施等因素,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遭遇“灭顶之灾”。而这些企业的倒闭又迅速影响到上游企业。例如,中国纺织业遭遇困境,使得中国的纺织机械、缝制机械等行业的订单大大降低,而这些因素,又使得机床等行业的订单出现下降趋势。据东莞一家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多,东莞有近2000家制鞋企业倒闭。
8)涉及民生问题的质量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
几年前,安徽的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171名婴儿受害,13名婴儿死亡。而近期突发的“毒奶粉”事件导致了5万多名中国的婴儿患病,这起事件导致大量的乳制品报废,出口的乳产品被下架,很多国家抵制中国的乳制品,还可能招致大量的法律诉讼。这两个事件集中暴露出中国乳品企业在质量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甚至是遵循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对中国的乳品行业打击惨重。
中国制造业发展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1)中国制造业忽视原始创新。
除了华为、海信等少量优秀制造企业之外,中国制造企业更多地还是以市场和营销为导向,忽视原始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绝大多是企业只有D(Development,开发),没有R(Research,研究)。大多数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还是急功近利,他们注重的更多地是短期内如何迅速地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而对于开发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远远不够,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几乎仍然停留在口号上面。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一汽、东风、上汽、广汽、长安等汽车公司,都与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巨头组建了多家合资公司制造乘用车,在获取大量的盈利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拥有乘用车设计和制造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外型设计、性能仿真与试验、发动机设计等,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这些合资公司对中国致力于自主研发汽车的公司,如奇瑞、江淮、吉利等,又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使得本土品牌的汽车处于竞争弱势地位。很多制造企业,曾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但多年以来,仍然在吃当年的老本,没有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大型国有企业尚且如此,那些将低成本劳动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就更是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粗放,而始终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抗风险能力很差。今年以来,东莞地区大量企业倒闭,就充分体现出中国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仍然十分粗放。
中国的制造企业如果按照金字塔来划分的话,那么,塔尖上的制造企业已经非常优秀,甚至进入世界级制造企业的水平。然而,绝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控制、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生产制造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还处于很低层次的水平,主要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粗放的管理,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制造企业的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很差,为了制造同样品种的产品,需要比国外多得多的零部件种类。
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依靠规模的扩张,而不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导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例如,素有“缝纫机大王”之称的飞跃集团,今年就由于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陷入困境。凭粗放的管理,在竞争尚不激烈的时代,企业还可以生存,而到了竞争白热化阶段,就难以为继了。因此,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关键的原因就是成在营销,败在管理。还有一些优秀制造企业,被资本大鳄控制之后,最终毁于一旦。
3)很多制造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遵纪守法意识淡薄。
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在考虑企业发展的时候,对于企业应当对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还缺乏认识,甚至是唯利是图。到目前为止,多数制造企业对于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还远远没有履行,很多企业还在违规占有地、排放污水和有害气体。而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最近的“奶粉事件”,折射出整个乳品产业链,在牟取暴利的同时,对于消费者基本利益的漠视;而山西襄汾溃坝的严重事故,则暴露出肇事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当中,“血汗工厂”屡屡被曝光。
在制造企业当中,对于农民工、临时工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劳动保障和福利、让员工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克扣薪酬等问题,仍然是非常常见的。我曾亲眼看到,在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当中,一个女工在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的环境当中,手工从事汽车塑料件的喷漆工作。而这个工作在国外的零部件企业当中,都是由喷漆机器人完成的。 中国制造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美誉度。
4)外资制造企业在中国获得高额盈利,但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核心技术,甚至通过恶意并购中国企业,力图控制中国市场。
中国数以万计的外资、合资制造企业一方面占领了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又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廉价资源,以及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进口零部件,生产、组装产品之后,又出口到国外。Made in China by foreigners,大部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实际上是来自这些外资与合资企业。因此,在中国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的统计数字后面,实际上真正留给中国的并不多,而且其中国工厂生产的,往往不是最先进的产品。最近,美国通用汽车在美国国内亏损得一塌糊涂,而在中国却仍然大赚特赚,因此,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也是必然。然而,这些外企,除了带来了不少工作岗位之外,给中国制造业并没有带来更多好处,因为,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外资的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看得最紧的门户,很少有从合资企业中,拿到核心技术的成功案例。韩国制造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引进核心技术的方式。而中国在迅速开放市场的过程中,核心技术却仍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的很多知名制造企业被国外竞争对手并购,一些合资企业最终成为外资的独资企业,而导致最终中方彻底丧失了品牌,甚至整个行业受国外企业控制。例如,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一个由中方控股效益优良的中外合资企业,却在形势大好的状况下变成日商独资,其关键问题就是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中方手里。本来是希望“利用外资”,而最终是“被外资利用”。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活力二八被并购等案例,都暴露出在与国际制造业巨头合作中的问题。还有一些海归派以及外籍华人,利用地方政府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急切心态,引进所谓的高新技术,导致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例如,贵州的微硬盘项目就产生了20亿元的巨大损失。而某芯片制造企业,成立以来一直亏损,在美国股市上早已沦为垃圾股,但目前还在大行其道地忽悠中国的地方政府和银行。另外,化妆品、日用消费品等行业,目前已经几乎成为国外制造业巨头的天下。当然,对于一些国外企业针对中国装备行业龙头企业的恶意并购,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警觉,并逐渐采取了措施。几年前的“徐工并购”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5)中国人对“中国制造”缺乏信任和支持。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享受的所得税比例低于中国企业8%,直到最近这个政策才有改变。而且在中国消费者眼中,购买“进口货”,就意味着可以“优质优价”,而本土产品就应该是“价廉物美”,甚至在绝大多数制造业装备、包括软件招标过程中,也是优选国外产品,这是中国的真实现状。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与外企的竞争当中,长期是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而韩国人总是优先选择本国的产品,当他们的三星、LG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韩国人却把中国产品看作劣质、便宜的代名词。在大力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同时,也应该树立中国人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彻底改变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消费心理。
6)中国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存在鸿沟。
学术界承担着科学、技术的研究任务。但是,当前中国的学术界的风气十分浮躁,真正能够潜心钻研原始的、本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的专家不多,真正的硬骨头研究课题很少有人愿意去攻克,而更多的教授忙于创收,或者创业,以务虚的态度从事科研工作,造成很多所谓的科技成果根本就与工业界的实际需求脱节,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更多的教授热衷于申请和承担纵向课题,因为开个鉴定会就可以交差,而真正企业在实践当中提出来的很多实际问题,学术界却难以解决。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一手导演的“汉芯造假”事件,就是一个体现中国学术界浮躁风气的反面典型。要真正振兴中国制造业,没有强大的科研能力,没有学术界的有力支撑,只能是空中楼阁。
7)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仍然堪忧。
一些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还没有发布,或者刚刚发布,类似的产品就出现了竞争对手的产品目录当中,这反映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很多国有企业,尤其是内地的国有企业,由于薪酬水平较低,激励体系不如民营企业灵活,很多核心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同时,由于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企业对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8)法治建设和企业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从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到如今出现“结石娃娃”,可见,中国对企业的制造过程和产品的监管还没有本质的提升。此次“奶粉”事件,让公众对食品行业的监管体系产生了很大的质疑,这个事关民生的行业,竟然长期有“免检”产品。另外,各地的环保部门对于企业违规排放的处罚手段非常有限。 提高行业管理的有效性,完善法律法规,提供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加强对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监管,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9)中小企业的创业与融资环境亟须改进。
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资金是瓶颈问题。科技部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给中小型企业创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难以寻找到担保机构,使得中小企业在贷款、融资等方面,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只能靠自身的收入滚动发展,一方面失败率很高,另一方面,也难有余力进行原始创新。
三.中国制造业当前发展态势
总体上,我认为中国制造业当前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虽然面临很多深层次问题,但中国制造业的基本面仍然是健康的。
中国的基础建设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就像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一样。中国拥有全球将近1/4的人口,因此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投资和消费的内需拉动,仍然将驱动中国制造业的增长。出口虽然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经过大浪淘沙之后生存下来的企业,正是那些在技术、管理方面有着更深底蕴的企业,有能力通过精细化管理,继续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2)中国制造业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一大批粗放经营的中小企业必然会入不敷出,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是市场经济海洋的残酷规律。要在这场大浪淘沙的比赛中胜出,制造企业就必须实现转型和产业升级。日本制造业在成长过程中也经过了多次转型的产业升级。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只有在应对严峻挑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产业升级。
对于东莞等出口导向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的地区而言,大量企业倒闭,虽然短期内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但是通过这种优胜劣汰,可以腾出有限的土地资源,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企业进驻,这从长远来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当然,对于一个区域的制造业如何成功转型,仍然是一个战略课题。
那么,对于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和产业升级呢?首先,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拷贝、模仿到创新、创造,对于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必须从现在做起,不断创新;第二,实现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供应链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显著提升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实现精细化管理,显得更加紧迫,也更容易取得效果;第三,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结合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创新企业的营销和服务模式,赢得更大商机,提升客户满意度。
3)国外制造企业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的趋势减缓,但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不可能成为主流趋势。
随着中国人力资源成本的提升、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政府对于吸引外资的政策由兼收并蓄转为有选择地吸收等深层次原因,近两年来,国外制造企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大大减缓。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先于中国发展起来的东亚四小龙相比,与中国的邻国印度相比,中国拥有更加广阔的国内市场。
就像印度的IT外包产业成为其重要的产业,在全球拥有了领先优势一样,中国已经从战略上选择了成为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也已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它国家要想取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也是很难的。
长期以来,中国迅速增长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和稳步增长的内需,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迅速成长。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拥有面向国际的出口和满足国内需求两大发动机。正因为如此,已经转移到中国的外企,以及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企业,并不可能轻易转移到越南和东南亚的低成本国家,因为其产品的重要市场便在中国。
4)制造业逐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
中国的自然地理是东低西高,而中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几乎刚好与海拔高度相反,东部、南部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而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优惠的税收政策、便宜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使得沿海地区的制造企业已开始逐渐向内地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布局,而外企,尤其是零部件企业也开始迅速向内地延伸。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也逐渐体现出效果,内陆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汽车、电子等产业实现了迅速增长。
5)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意识到,要保持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产品研发、企业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信息化。到目前为止,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投入比例在企业营业额和利润中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软件和咨询服务在其信息化投入中的比例,也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积极推广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更组建了工业与信息化部。因此,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四.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展望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未来十年的愿景:
1)中国制造业能够像“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一样,享誉全球。国人能够对“中国制造”充满信心。希望到那时,“Made in China”,意味“优质优价”。
2)十年之后,中国能够有更多的华为、中兴通讯、联想这样的企业巨人,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企业,实现国际化运营。
3)在各个制造行业能够崛起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
4)在这些参天大树下面,还能够有茂密的森林。中国能够建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环境。这些企业不仅能够具有OEM的能力,还能够实现ODM,更拥有自己的品牌,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
5)“中国制造”逐渐转向“中国智造”。中国制造业能够与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和高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
6)中国内地,尤其是中西部的制造业真正崛起。在崛起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7)中国能够实现绿色制造,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能够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这些愿景,需要以下关键成功因素:
1)各级政府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而非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制定有利于制造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强化质量和环保监管体系,将发展制造业与节能环保结合起来;出台有利于中国本土制造业发展的产业和税收政策,改善融资环境。
2)制造企业要真正建立全球化的视野,勇于进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商业道德水平,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3)中国的学术界应当进行深入的反思,重视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应用科学、应用技术的研究,务实地与工业界合作,真正转化有实用价值和领先科技的成果。
4)政府、企业在国际合作、引进外资过程中,要将真正有价值的技术留下,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引进、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