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说说生活中的两种现象



  家庭生活中,往往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这种现象虽属个别,却也常见,这就是家庭中的婆媳不和、老人赡养问题。

  先说说婆媳不和。是婆婆难当,还是媳妇难当?谁也说不清,自古以来清官也不断家务事。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来考虑:如果婆婆把媳妇当成自己的贴身小棉袄,媳妇把自己也当成人家的姑娘,必要的时候在公婆面前撒撒娇,象个女儿的样子,情况是不是就会大有改观?古人早就讲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理,这个道理还不能用在婆媳身上吗?一家人过日子,锅碗瓢盆常相碰,没必要在针头线脑上较真,自家人不能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再说老人赡养问题。中国人有个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好像没有个后代就愧对祖宗,是天大的事;有了后代,就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而且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都成了中国人的基因了。但是,娃儿长大了,没成龙,也没成凤,甚至不成器、不成才,没混出个人样来,这时候,老人不怪娃儿没出息,而是自己觉得脸上无光,“子不教,父之过也”,又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大家想想,老人容易吗?但是社会上也有“长尾巴狼,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在老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时候,在有的人看来,老人成了累赘负担,结果就有的老人老来该享的天伦之乐变成“凄凄惨惨戚戚”了。最近有个老邻里,儿子的儿子也快上学了,却于千般无奈之中出家做尼姑去了。唉,---

  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换个角度来考虑,当儿女的能不能“对待自己的老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那样”,细微不致的去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从家庭建设!

  又联想到企业中的的师徒关系。有极个别的“徒弟”是头一年师傅长师傅短师傅团团师傅圆圆,第二年就老张老李老王,第三年就拿着师傅开涮了。请问一下,每到逢年过节,到师傅家里去看看的徒弟还多吗?老孙本事那么大受了那么多委屈,在唐僧落难时还不惜出生入死,因为唐僧是自己的师傅啊。这是个为人问题,人是相互尊重的,不会尊重别人,就不会得到别人尊重,学会尊重别人,其实是自己尊重自己,提高了自己的修养。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有自己的为人之道,也不好勉强,这里只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