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十大手段之一软文推广


 1. 产品功能形象化

  很多年以前,伟大的广告大师就告诫我们:“不要卖牛排,要卖滋滋声。”这句话表面上的意义很容易理解,而要在实践中应用就有点难了。赋予产品与生俱来的形象化描述,让消费者与文案产生互动,才有可能让产品轻松地完成“惊险的一跳”。

  在保健品功能的批文中,大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词语,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在中药的主治功能中有些说法一般人也很难明白,如“益肾补气”、“温阳补肾”等。所以,将产品功能形象化,是整个软文布局的战略指导思想。

  比如通便的产品,不能光停留在简单的如何通便的说明上,否则会软绵无力。一篇能卖货的软文,应该将服用产品前后粪便的颜色、形状改变加以描 述,消费者会偷偷地趴在马桶上观察粪便的改变,与文案形成互动,消费者自然“入局”,才会对产品效果深信不疑。木竭胶囊上市时有一篇《8000万人骨里插 刀》的软文,形象地指出了骨病人群的痛苦:“骨病之痛苦,连患者亲友都不忍目睹,常见患病的人突然间倒吸几口冷气,牙缝间丝丝作响——骨刺又发作了!俗话 说:得了骨病犹如骨里插刀……”这种丝丝入扣的形象描述,在消费者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引发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同。

  其实,产品功能形象化一直是产品策划的核心,不仅在软文创作上是,在产品核心概念的提炼等多个环节中也是。像“洗肺”、“洗肠”、“洗血”等,都是策划者将产品功能形象化的例子。

  2. 写作语言通俗化

  软文能卖货还在于其语言的通俗化,要能照顾到大多数阅读者的理解能力。

  软文的阅读者是普通的消费者,它拒绝华丽辞藻的修饰,拒绝连篇累牍的描述,它需要将思想和灵感通俗化、商业化、锐利化。一篇能卖货的软文一定是能被人轻松阅读并理解的,这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语言的通俗易懂,软文只能曲高和寡,没有回应,自然谈不上带动产品销售。

  例如某甲壳素类去血脂产品,为了说明甲壳素能吸附血脂的功能,软文用了“绑走血脂”的说法,让复杂的医学机理变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有一个番 茄红素产品的软文,为了说明番茄红素在清除氧自由基方面强大的能力时这样描述:“一个番茄红素分子在战斗中能敌过数千个敌人——氧自由基。”将艰深的道理 浅显化,消费者不但能理解而且深刻地记住了这种说法。

  为了通俗,能避免使用成语时就一定不要用成语;尽量长话短说;尽量避免华丽辞藻的修饰;尽量用消费者熟悉的生活元素去说道理。

   3.挖掘新闻点

  寻找宣传亮点是许多企业颇为头疼的事情,其实这里面有许多技巧,掌握了它们,你就再也不会发愁软文没的写了。

  不可否认,企业是一个理性的机构,没有漂亮的人格化特点,它不像影视明星那样,有很多传奇可写,大多数企业是自成立之日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大多数企业在面对媒体时,总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

  其实,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企业人,因而,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企业的人、事、物。从媒体的视角来看,这里边充满着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能用媒体的眼光看待企业内部的一切,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的企业还有这么多亮点!

  从企业以下几个方面最容易挖掘到新闻点:

  ◆产品

  如果你的企业开发了非常有价值的新产品,这也许就是一个大大的新闻。为什么?因为:产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社会的进步主要是通过产品来 让人们感知的。千万不要认为这么说是夸大其词,事实就是这样!你对自己企业开发的产品也要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从中找出具有新闻性的东西。

  假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海尔公司开发出了家用机器人这样的新产品,相信只要你把消息透露给媒体,众多的媒体就会争相报道。原因就是这种产品意 味着社会的进步,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必将关注此事。采用纳米技术的家电产品为什么能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这种技术是划时代的,这种产品以前没 有。要经常看到自己产品中的“第一”,它给什么人能带来巨大的利益,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

  ◆ 领军人物

  每个企业的领军人物都有特点,不论是他的性格、业绩,还是经历,都有可能引人注目,这些就是亮点、新闻点。在领军人物身上做文章,就避免了“企业没有人格”这个特点,把重点转向了活生生的人的身上。在读者眼里,这样的文章往往可读性强,因而阅读率也就高。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已出现了不少企业界的明星,而随着企业家时代的到来,这样的明星会越来越多,他们也将像影视明星一样,受到崇拜、 追捧。例如,史玉柱重出江湖引起媒体广泛的关注,他本人也成了不少人的偶像。这些人也许对脑白金并不感兴趣,但是通过对史玉柱的关注,他们也就会关注脑白 金,关注上海健特。

  现在很多报刊都辟有人物专栏,介绍各界人物的成功和失败,经历和思想。软文操作人员要善于发掘企业领军人物的亮点,这也是媒体需要的极好素材。

  ◆行业地位

  有的企业处在比较受人瞩目的行业里,由于媒体对该行业的关注,因而这些企业也免不了被加以报道。例如,在互联网热潮的时候,媒体争相报道了各种 各样的网站;在倍受关注的电信业里,华为、大唐、波导、TCL、科健等等企业也自然成了媒体报道的焦点。软文操作人员应该抓住媒体的这一特点,及时将一些 行业内的动向、资料编成软文,提供给媒体,借以宣传自身的企业。

  这样的例子在技术行业尤为多见。这是因为在技术行业里,行业标准变化速度快,一些企业本身就是“行业标准”制订的参与者,所以它们往往掌握着最 新的信息。例如UT斯达康公司是国内小灵通系统的开发商,它的一些技术动向直接影响着中国电信的相关政策。因而一些媒体经常通过从该企业了解信息而发表关 于电信行业的报道。这样,在媒体报道方面,这个企业经常能够占据比较主动的位置。

  ◆事件

  有些企业本身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其发生的事件却很有新闻价值。比如深处内地的某小型企业突然被某跨国公司兼并,因为媒体对跨国公司的关注使得这 个小公司也倍受关注。在微波炉行业里,格兰士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它可以达到行业同类产品的最低价,但是原来从未涉及此行业的美的公司突然进入这个行业,并 且把价格定得比格兰士还低,这立刻成为一个新闻。

  又比如苏宁、国美频繁的价格战,以及当年VCD行业的标准之争等,也都是较大的新闻事件。当这类事件发生时,企业应及时与媒体联系,借媒体之力,把企业要说的告诉大众。

  ◆活动

  有特点、有影响力的活动大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这方面,一些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已经做得很深入了,企业对此也比较熟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企业赞助或策划某活动时,要站在媒体的角度,充分挖掘活动的社会意义,为媒体报道和评论做资料上的准备。

  ◆企业管理方法

  一些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因而很多媒体开始专门报道这类话题。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一些研究企业的报刊如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企业家》等常常会对企业做深入的报道。因此,软文操作人员可以把有特点的企业文化、有成效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加以总结,这都会 成为很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