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际现货金价以800.7美元开盘,最高上试830.8美元,最低下探786.4美元,截至周五午盘时分报收814.5美元,较上个交易周上涨13.7美元,涨幅1.71%,周K线呈现一根延续上周惯性强势的小阳线。
上周五金价强劲回升及本周相对持稳的走势,再度唤起部分投资者对金市极度乐观的信心。甚至今日笔者亦看到花期的分析称,比拟1980年前的几年走势,未来几年金价将看到2000美元以上。此外,黄金避险功能将推动金价迎来新一轮大牛市的呼声近期也此起彼伏。除了空洞的避险呼声,没有人能够说出更为具体的道道来。甚至不少呼吁黄金避险者根本就不知道黄金相对于金融市场的避险原理,很多投资者的交易也仅仅限于对黄金避险概念的追捧。今年全球股市暴跌,你看见黄金怎样避险了?全球房价大幅回落,你看见黄金怎么避险了?印度遭遇罕见的恐怖袭击,你看见黄金怎样避险了?……,至少今年都没看到。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概念炒腻了,再来盲目抓黄金的避险概念,笔者以为都不可取。
当然,笔者并不否定黄金存在避险功能,但投资者必须弄懂黄金的避险原理。黄金的金融避险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购买力的保值,这种保值主要体现在经济不断出现泡沫的通胀时期,而非挤泡沫的通缩时期。由于全球经济从总体的历史脚步来看,肯定处在不断的通胀进程中,这就给市场树立了一个黄金避险的固定思维模式。以至于在少见的极度通缩阶段,投资者依然忘不了以通胀思维来审视评判通缩阶段的黄金市场,这就很可能发生阶段性实物。本轮金融危机促使美元增量远远超越实体经济的极度膨胀,未来必将付出严重的通胀代价,这种背景下的金价上升至2000美元笔者感到毫不奇怪。如果你是一个5年甚至10年以上的长期战略投资者,目前基于这样的目的囤积实物黄金,笔者没有过多异议。如果你是一个衍生品市场投资者,最多几个月就要进行合约交割,目前盲目看见2000美元的光环而作多,笔者以为太不可取。毕竟目前整个金融市场处在一个百年难遇的特殊时期。
针对本轮金融危机,虽然各国央行连续几个月不断为市场注入了庞大的流动性,但流动不足的宏观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整个金融市场依然需要大量的美元来填补多年来衍生品造就的无底黑洞。不是吗?谁知道下一次美国或欧洲的哪家金融机构突然破脓需要政府的几千亿美元救助。上周五金价的暴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对花期银行可能破脓的忧虑,市场依然牢牢记得雷曼在9月中旬倒闭时的金价“避险”魅力,尽管笔者以为这是一种盲目追捧。但美国政府这次的反应非常迅速,周一便推出针对花期超过3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及时捂住了花期破脓的伤口,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应卸去了金价的上行动能。但是,我们无法预计今后几个月至一年中,还有多少可能破脓的金融伤口需要增发美元去掩盖。对美国而言,目前金融危机应该正在使美国的经济进行硬着陆,这个不确定的硬着陆阶段注定需要庞大的美元来救市,这个阶段的美元应该维持相对强势。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再伴随全球经济明显进入通缩阶段,笔者实难找到立即战略看多金价的理由。
但近期金价的确走势强劲,又作何解释呢?当然,任何商品及黄金的价格走强,都源于相应的需求放大。笔者以为黄金的需求可以分为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弹性需求是指黄金实物、特别是黄金场内外衍生品的投资、投机需求,这些需求中囊括对冲基金等金融市场大鳄的意愿,往往成为掀起金市大浪的主要因素。黄金刚性需求的量则相对有限,每年全球约2500吨的产金中,超过70%被首饰刚性消化,其余不少被工业领域刚性消化。当然,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动,这些刚性需求中也会略有弹性,比如经济萧条时,一些家庭不必要的首饰消费可能减少,工业用金也会因订单下降而有所减少。但这种刚性需求中的弹性变动本身不是很大,而且几乎完全包括在2500吨的年产金中。所以,黄金的刚性需求难以推动金价大幅波动,往往只会让金价在某一位置维附近持相对的平衡运行。近期金价的相对强势正是受这种黄金刚性需求影响。
年末往往是一年的黄金首饰消费旺季。在金价下跌到一年多的低位后,绝对的低价位效应将刺激黄金刚性的现货需求,首饰商为年底消费旺季到来囤积金原料,铸币公司为年底的纪念金条、金币生产开始购买金原料,工业用金也可能在金价达到一年多的绝对价位时进行原料采购。近期我们获悉伦敦现货市场买盘强劲,正是源于这些因素。而这些刚性需求非常在乎黄金的绝对价格,一旦他们认为金价过高,将明显影响到企业利润时,这种刚性需求就会锐减。故希望刚性需求掀起金市的大浪是不太可能的。
再看看衍生品市场的资金流向,11月11~18日期间,COMEX市场中的未平仓合约继续小幅下降至289700手,仍体现市场总体风险偏好的下降。同时,基金在对应时间也进行了双向减持,空头减持6158手,多头减持5288手,进而使得净多头微幅增加870手,这是近8周来基金第一次显示净多头回升迹象。但这并不体现为基金在积极作多,从双向减持的行为及幅度来看,更倾向是一种对中期不确定性的观望态度。当然,我们并未否定短期金价可能延续强势,实际上目前的威尔鑫会员也继续持有着多头,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中期金市的乐观。至于进行宏观的多头战略布局,我们更认为显得为时过早。故希望进行中长期多头战略布局的投机、投资者,请一定要找出自己这样做的确凿理由,而不是简单盲目信奉的避险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