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还能够像两年以前一样安然脱身吗?可能性不大。
年的神秘人刘芳事件和“*ST金泰”的长达42次的奇怪涨停,使之成为中国证券史上的一件非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件。有媒体报道说,刘芳就是黄光裕的化身,这暂时还无从查证。但事实却是国美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却神秘的消失了,直到昨日北京公安局才证实其正在接受调查。目前,业界陷入一片猜疑之中。
黄光裕失踪让我们想起之前发生了几起大事,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跳楼自杀,证监会前副主席王益被双规,商务部条法司正局级巡视员郭京毅落马。。。。。。。目前还不敢断言这几起事件和前者有必然的联系,但我们看到了政府正在以前有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对证券及资本市场进行整顿。
整顿肯定还将持续下去,不久前,证监会对个人操纵股价开出了高达1.25亿元的天价罚单。之后就有媒体报道,黄光裕被北京公安局拘传了,据说连证监会都不知道,可知事态之严重性。据《21世纪经济报道》说目前有关部门对黄的调查可能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洗钱、非法募集资金、偷税漏税。如果事实如此的话,黄光裕恐难以向两年前那样脱身。
看来以后其他的富豪要开始加大力度来躲避胡润富豪榜了。不是该榜单不吉利,而是一旦发布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一些灰暗的地方必然会引起舆论更多的关注。之前损落无数的富豪大部分都是因为被曝光了更多的阴暗面而落马。归纳起来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原罪,不光彩的发迹史被人揭露;二是企业盲目的多元化发展遭遇瓶颈问题,于是开始不务正业,开展所谓的资本运作,远离主营业务,偏离创业之根本。
在长达十年的竞争中,依靠对同行的市场化并购和借壳上市等资本手段,黄光裕把国美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造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很多个第一。两年前黄光裕和其兄因为一笔贷款而遭遇调查,在他协助调查后此事便告了一个段落。两年后,再遇调查,他能够像前一次安然脱身吗?可能性不大。或者说在公安局未对事实确认之前,我们和媒体舆论只能称之为暂时失踪。
据媒体报道,国美的7人管理团队的其他成员正在紧锣密鼓和上下游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的沟通,以消除可能的不利影响。现在国美的上千家供应商都在观望黄光裕的命运方向。在北京公安局还未正式公布结果之前,我相信每一个供应商都是心生忐忑,甚至主动配合国美方面要求的“声援“行动。我看到三星等公司还特此在媒体上发布公告支持国美。此刻的声援我个人觉得只是表面的应酬,本质的问题是国美一旦出了问题,自己的货款是否能够顺利按时收回。
不论国美还是黄光裕个人,眼下都面临着一种危机。黄光裕在公安局里呆的时间越长,这种不透明的关系越久,这一危机迅速爆发的可能性就越大。已经有传言称,一些供应商正联手准备对国美停止供货,甚至要求先金结算。一旦这张多米诺骨牌倒塌,国美的资金链就会被供应商一夜之间无情的拉断。临近年底,正值销售高峰,此刻的供应商行为对国美来说至关重要。
我相信除了苏宁电器,谁也不想看到上述局面。无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健康、行业和谐等角度来看,国美的存在都是一种“和谐”保障。如果整个市场被苏宁一家垄断,消费者的利益不可避免会遭遇损害,供应商的日子恐怕会更加的难过。
事发之后,我们看到国美总裁陈晓迅速兼任CEO,对外明确国美是7人管理小组而非黄光裕一个人的国美。七人小组从一开始的传言黄光裕被拘时的沉默到现在明确被拘的积极响应,安抚媒体和供应商。国美已经表态:即使没有黄光裕,公司的发展也会照常经营。我个人更习惯于这样理解:即使没有了黄光裕,我们的政府也不会让苏宁电器一支独大。
七人小组现在应该主动把黄光裕的状况给透明化,让利益相关方知晓可能的最坏结果,也就是黄光裕的个人资产被冻结,对国美而言,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以此来稳定局面。反之,如果让眼下的模糊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各种负面的猜测会直接加速人心的奔溃。和其他的产业不同,在国美先后拿下了永乐、大中之后,国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链的霸主,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只有依靠国美才能存活下去。相信各厂家和国美的商业合同的交易金额都很巨大,对于08年生存压力都很巨大的家电企业来说,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供应商迅速采取行动。
虽然国美最近发布了第四季度的财报——前9个月高达18.7亿元的销售额。不管如何,相信同比营收增加的喜讯无法冲散几十万员工和利益相关者乃至投资者心头的阴影。
这是一场多方面的危机。一旦黄光裕上述罪状被明确,今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事实被揭开,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