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吟心诗文集》作序


为《吟心诗文集》作序
 
在这电脑充斥世界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诗词、对联和散文的写作?各说不一。
由于许多事物都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尤其是喜爱诗词歌赋的人群,之所以还在不断地出品着既传统又与时代切题的作品,坚持地写作,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国学中,文学已经赋予非常多的形式与载体,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传承和国粹,更是一种真正精神。
就个体而言,诗歌最能体现人的情智和精神;就群体而言,诗歌最能体现国家的文化精神。我个人之所以喜欢古体诗词,不是一味地效仿前人,而是将其赋予新意,一个与时代接轨的新意。
诗之所以成为诗,是因为它给看诗吟诗的人留下了想像空间。我所作的古体诗,不会有女性文学的矫揉造作,不会有现代诗歌的无病呻吟,更不会有原本古体诗词的教条。
就诗歌写作的本身而言,应当是体现个人文化内涵的写作,既要有时代性的、现实性的也要有超现实性(遐想性)的,这是很正常的想象和人性的思维。这与学识、才气、人格和修养等都有及其的相关。
我对诗词的追求,既不在于成名成家,也不在于高产几多,更不在于能流芳百世。我相信诗歌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不朽的灵魂,是中国五千年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灵魂!
我所作的诗词歌赋再现了我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索和心境,从不指望由此能带来的褒奖和贬抑,对我人生的影响。我行我素,只求用诗歌拯救自我、再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而已。
 
 
 

二○○八年二月一日作于韶州【无为草堂·陶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