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在峰会上彰显了中华风范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表现了中国人在世界经济举步维艰之时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和良好风范,因而成为会议关注的一大焦点。(http://www.xinhuanet.com/world/hjt081112/
    胡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胸怀世界,心忧天下,表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的博大胸襟,宏大气魄。他的发言,纵览天下大势,精辟深刻地分析了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危害,提出了一整套应对这场危机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从而拔云见日,使人们既看到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和积极应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让人们在迷茫困惑中看到了前景和希望。从胡主席的讲话可以看出,他既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代言人,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的代言人。
    其次,胡主席的讲话,表现了中国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众所周知,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从机制上说是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和国际金融监管不力的结果,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却在危机中对稳定世界经济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及其不断地影响渗透实体经济的关头,中国政府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也未必很强,今年又接连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但是胡主席忧世界所忧,在他的讲话中明确表示,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愿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支持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加大对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愿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
    第三,胡主席的讲话,表达了战胜危机的坚定信心。他不仅向世界各国呼吁为了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应该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他那充满自信而精辟的分析,为世界各国走出危机指明了光明的前途。使人听罢气定神稳,大受鼓舞。
    事实上,中国不仅通过自己稳定的发展,对艰难中的世界经济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而且,形势越是严峻,中国“护盘”的态度越是坚定顽强,重拳频出,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最近又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决定今年中央财政增加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预计可带动社会总投资规模4000亿元人民币。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国仅这些项目的建设就将投资近4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此相反,我们却也看见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尽管在这次危机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峰会中,从会议的开始酝酿,就表现出“叫化子烤火只往身下扒”,为了自家的利益,各自打着各自的算盘,让人不免产生失望情绪。
    烈火炼真金,患难识人心。关键时刻,中国出色的表现又一次证明,与人为善的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的福音,也是世界的福音,任何一个有识之士,对中国的发展都应该大力支持,而决不是仇视甚至不惜手段阻扰压制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