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与名人


小桥、流水、人家、老房子、万三蹄、陈逸飞,都是让周庄成名的要素,但真正可圈可点、又耐人寻味的,还是周庄的名人。


如果没有周庄,许多人不会知道沈万三,但如果没有沈万三,周庄几乎没有什么看头了。


沈万三富可敌国,传说是拥有一个聚宝盆。但由于史书对他的记载不多,特别怎样发家暴富起来的更是语焉不详,他的传奇故事,就留给了当代人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个地方,相当于沈家的财务室,好多游客在此驻足,不外乎是想沾点首富的财气。


大户人家的门槛就是高。门槛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


大家闺秀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到门槛。


小姐相亲,只能悄悄躲在骑楼上,从左边灯笼后的小窗偷偷地打望,看他帅不帅。




(上图)这是沈家可以通江达海的水上出口,相当于现在的私家车库。(下图)冷板凳,主人茶过三巡还未召见,客人就该知趣告辞了。


以前没有高速公路,沈家外面的湖直通京杭大运河,连接着南京、上海乃至海外。


但沈万三毕竟不懂政治,修城墙出了银子不讨好,扬言要犒赏三军得罪朱元璋,遭充军云南后就隐姓埋名,死在哪里都不知道,周庄只是象征性地在银子浜水下做了个衣冠冢。


周庄的第二号名人陈逸飞,就混得比沈万三好得多,不仅作品卖出了最高天价,让周庄一举成名天下晓,去世后还一样受万众瞻仰。


一个画家,如果懂点政治,那他的日子就一定会很好过了。


只有陈逸飞,才会笑得这么开心。既名利双收,又不让当局厌烦,其功夫在诗外的水平,必定让人望尘莫及。


这双非凡的手,缔造了周庄的今天,但是福是祸,谁能现在就给个答案?


就像陈家的这个客厅,表面上是原汁原味,但却显得那么局促,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只是人们看的就是一个热闹,谁又会去在乎它的真伪呢。


也许是做过多年记者的缘故,我把内心绵绵不绝的敬仰,献给了周庄的这个人。




叶家不如沈家那么气派,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气息,我一进门就能嗅到。


在这样的地方,曾经有过多少谈笑有鸿儒的场面?


如此人才,应该不比郭沫若逊色。


文以载道,字如其人。


民国版的“和谐社会”思想。


“康有为后第一人”、“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谢无量,看来与其交情不浅。


周震鳞!毛主席老师的老师,对其评价甚高。


国民政府的任命文件,应该是货真价实的原件。


这几句话,就是放在今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叶家永不枯竭的井水,就像中国代代相传的文化,喂养了叶楚沧和我们。


叶家300年的黄杨树,貌不惊人。但它一直吸收着5000年来的营养,看到它,我感到自己不过是这颗树上的一片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