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世界的层面,各种流派都无所非议


今天上课吴倬老师介绍了几种哲学的流派,我觉得尽管有些哲学流派看起来虽然显得荒谬,但是当我们真正思考以后,我觉得还是都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说一说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吧。老师上课用了一个汽车展览会的例子来说明朱熹漏掉了重要的首先由物提炼出“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有时候理的出现其实好像并不需要物的出现,比方说数学的一些理论、经济学模型等。数学理论很多就是推理出来的,可能最开始的几个公理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达成的共识,但是更高层级的一些推论直接来源于数学家的潜心推导,而不是来源于生活,这些推论是建立在人们的主观思想上的,这些推论被提出以后进而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经济学的也是如此,经济学家实际上就是首先自己提出模型(而不是客观现实世界的要求),然后再通过数据分析等来验证提出的模型。这两个例子都是先有“理”,后有物的例证。
对于主观唯心主义,我觉得真的是相当有说服力,我们实际上就是生活在我们的感觉中,我们实际上可以就认为我们的主观创造了世界。想想看,当我们消亡以后,我们的世界就跟着消亡,可能对于别人来说,客观世界还是存在的,可是逝去的人怎么会知道它还存在呢,对他来说,世界继续存在和真正的物质幻灭没有什么两样,而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真相,不管怎么说,少了那个逝者的世界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了。(这一段可能讲的不是很清楚,因为的确比较复杂,最重要的就是,只要我们的感觉改变了,我们可以认为世界是因为我们的主观感觉的改变而变化,你去看一朵花开放了,为什么一定要说那朵花没有你在也会开呢,只要你没有看到,可能它就真的不会开,只是你也看它,它就必然会开)。
我觉得就认识世界的层面上来讲,历史唯物主义也好,辩证唯物主义也好,客观唯心主义也好,主管唯心主义也好,他们都说得过去,我觉得都无可非议,自己想要信哪一方的观点完全自由决定,只要你能够适应,也没有什么害处。
但是一到改造世界的层面上来,可能还是只有唯物主义能都对我们有所帮助,毕竟,好像只有我们去做,世界才会不一(我们唯心去想,实际上也会不一样,只是没有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和速度运动罢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