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击阎崇年,最痛在哪里?


     10月5日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在江苏无锡新华书店图书中心签售时,莫名其妙地被一青年男子扇了一耳光。我不知阎先生当时的感觉怎么样,但我却分明觉得,那扇过去的不是一句手掌而是一只十分缺乏人味的熊掌。

     这一掌扇过去,扇出了这个青年的丑陋,也扇出了所有知礼知文明的国人的愤怒。也有人似乎很是幸灾乐祸,说是因为这一扇,阎老这几天都可能“不舒坦”。我说,阎老的“不舒坦”是肯定的,但我以为,作为一个吃透中国文化文明的著名历史学家,他更感到“不舒坦”的,应该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这位在人生路上才刚迈步的青年,也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明,这是中国文明的悲哀。

     据报道,这位青年男子突然对一个专心于签售的老人动武,并不是因为脑子有毛病和精神出故障,而是因为对阎崇年所表述的一些学术观点不认同,认为他是“汉奸”,所以采取这样过激的行为。这样看来,这个摔耳掴子的青年,不仅认得中国文字,而且很了解些中国的历史,并且对明清历史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然而,恰恰因为这,就更显中国文明的悲哀。真不明白,一部浩瀚的中国文明史咋就把人读成这样子呢?这位青年男人应该是很有力气的吧,如果是这样,如果他真的还是个有点血性的男人,我倒想劝他到斗牛场去,跟兽行十足的猛牛拚斗一番,表现一下,那即使是淌血了,也不失为一位勇士。

     青年男子这一耳光掴的是谁呢?是一个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一个撒播知识文明的教师,一个75岁的老者。阎老的“百家讲坛”我听过好几期,很有味。他那洒脱、通俗、流畅而精要的脱稿讲授,具有极强的磁性,令人不能不佩服。至于清军的入关、康乾的盛世,从历史发展来看,我以为这应该是历史的一种进步,岂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可以蠡测的?中华民族,是包括满汉等民族在内的大民族,决不仅仅是汉族一个民族,我不知有人为什么硬是要将自己死死地绑在一个腐败不堪的明朝立场上。吴三桂的叛乱,也不过是为个人篡权而已,这样一个“三臣贼子”,其所作所为,绝不可能是对已成过去的明朝忠心耿耿,只能是一种对历史进步的犯罪。退一步说,阎崇年老先生即使看法有错,那也只是个学术认识上的错误。学术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允许犯错误。也只有通过百家争鸣,真理才能越辩越清,越辩越明。何况,历史已成为过去,既无当汉奸的动力、压力,更无当汉奸的条件,他阎崇年就是想当“汉奸”,也只能成为一种永远不可能。动辄说人是“汉奸”,这只能叫无限上纲,乱扣帽子,是学术的一大忌讳!再说,即便阎崇年不是教师,也不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就是对一个普通老人,75岁高龄,都可做这青年的爷爷了,这个五大三粗壮汉咋就如此下得了手!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有理不在声高”,当然有理更不在力大。那位手快的青年汉子,如果真是对历史有见地,真的是想当“汉室忠良”,完全可以当面锣背面鼓地跟阎崇年论战一番,网络时代,发表自己看法的地方多的是,是非自有公论,犯得着如此失态丢分么?我的观点,那位汉子最好先别谈什么学术,还是先将小学、幼儿园的文明礼貌再学一遍再说,否则,以他那样粗野的眼光研究中国文明史,只怕越研究越糊涂,越研究越糟糕,既浪费了自己的时光,又作践了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