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息短期效果不明显


 在市场刚刚做出猜测的当口,央行10月8日晚突然公布“双降”,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都进行了小幅调整,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两次调低贷款利率,说明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快速转向,从过去从紧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大幅度的逆转,仔细分析快速降息的原因,本栏不认为此次加息缘于国内经济紧张,更多应该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措施——全球都在寻求降息来缓解逐渐衰竭的流动性难题,各国联合降息也促成了这次减息举动,而仅一个月我国短期债购买大幅增加,境外热钱流入速度加快,人民币再度面临升值的难题,如果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纷纷降息而中国按兵不动的话,那么我们有可能成为全世界主要国家中存贷款利率最高的国家,引发资金大量流入更不利于我国当前已经逐步减退的出口势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减息的主用作用是为了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和流动性平衡,实际对经济刺激的作用应该是进一步放松信贷额度,我国经济恢复不仅是依靠利率的管理,还有数量型管理必须跟上,所以宏观政策的放宽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短期在美国股市大跌之后推出降息利好,表明了央行维持金融稳定的决心,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政府的救市举动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果断坚决,特别是准备金下调后将有利于银行恢复信贷规模,对银行股起到正面刺激作用,短期市场会因此响应利好消息而出现短线企稳回升,中长期仍然要看世界各国的救市行动是否见效,但前日美国宣布减息后股指仍然走低,看来世界各国同出一辙,利好都需要时间来培养,短期还不能看到明显效果。

      减息并非是挽救经济的良方,日本经济进入衰退之后,其政府一再减息直至接近零利率,但仍然是不能阻止日本18年的经济下滑,美国的情况也是一样,而且美国的经济影响力远远大于日本,过去一个网络科技泡沫也要2年三个月,现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不可能低于科网泡沫破灭的力度和时间,当前的利好在如此严峻的国际环境之下,必然要时间和空间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