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是被谁从墓中挖出来供后人欣赏


十月三日上午从家回来,经过合肥停下来,准备当天去参观一下包公故里,包公祠。于是下午从住的宾馆打车到包公祠。合肥的车费不贵,只要6元即可达到。到哪里先买门票。游四个景点每人50元,两个景点每人35元。于是我买了一个50元的门票。跨进包公祠大门,里面很宽敞。然后进入包公祠,里面有一个包公的牌位,牌位边上还有一个专门点香的女同志,说这里可以给包公叩头。出于对包公的敬意,我跪下来叩了三个响头。然后转过去,从后门出去就是包公墓及包公的墓碑。从墓碑字的痕迹看是新做的墓碑。这里只有一个包公墓,而且很多人也在墓碑前叩头。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叩头的人被愚弄了。

在包公墓侧面的门进去,就是包公家里的坟地。这里埋葬了包公的妻子、儿子等等包氏家族的人。而且这里还有赵朴初题词的包公的家训。然后顺左侧往下走,就进入到包公的墓室。透过大约20米的长长的通道。见到了包公墓室。透过一个玻璃门,里面有一具棺材。在玻璃门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居然写着怎样保存包公的骨头。顿时让自己感到作为一个后人的复杂心情。包公作为一个在接近1000年前的清官,死后还被当地政府挖出来供后人欣赏。那些在墓碑前叩头的人却被愚弄了,因为那是一个空墓。可能这连包公自己也不会想到吧,如果他能想到,这样还不如做一个贪官或者平民百姓。作为后人也应该让他在地下好好安息,不但有这么多人来打扰,还把他埋葬了接近1000年后挖出来。作为后人是否该沉思一下呢?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想想为后代的教育留下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