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金融风暴中,我们看到巍然倒下的或许并不只是华尔街的投行们,而是迅速地波及到全世界,远在底特律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厂也未能幸免,受到强烈冲击。日前市场传出通用和福特申请破产一说,尽管通用和福特相继发表澄清声明,称 “破产之说是无中生有”。但是我相信破产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我也希望这些利好消息利于我们民族汽车产业的崛起。
通用汽车多品牌战略横扫中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在中国同样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迄今在中国建立了8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通用汽车在中国进口、生产和销售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欧宝、Saab萨博及五菱等品牌的系列产品,所提供的产品系列之丰富,位居所有在华跨国汽车企业之首。
富有传奇色彩的马车商威廉·克拉普·杜兰特是创立通用的老板,前身是1886年投资成立的一家马车制造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美国马车时代的著名厂家之一。继而控股别克汽车公司后狂飙突进,又采用以股票换股票的方式将20多家汽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及汽车推销公司合并起来,形成了一家巨型汽车企业。
通用旗下品牌有: 旁蒂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霍顿、沃克斯豪尔、奥兹莫比尔、欧宝、萨博、土星、雷鸟、悍马、GMC、大宇。推向中国市场的主要品牌有:Cadillac凯迪拉克; Buick别克; Chevrolet雪佛兰; Opel欧宝;抢占了9.1%的市场份额。
销量下滑与股票缩水资金流动受阻
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汽车市场的销量还是没有能够止住下滑的趋势。继 8月份销量分别下滑26.5%、34%和20%后,福特、克莱斯勒、通用9月份全美汽车销量再次分别下滑34%、34%和16%。针对日益恶化的市场情况,通用汽车或在本周宣布进一步削减生产、关闭工厂的计划。而通用汽车的股价上周已下跌了将近50%,跌至58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被丰田超越;因为销量下滑和股票的损失,是通用遭遇资金的瓶颈,加上今年第二季度惊爆155亿美元的空前亏损,让这个从1908年通用正式成立发展至今的百年企业,正在面临痛苦的转型时期。他们也在计划如何渡过这场劫难的寒冬!
业务板块金融子公司利润难以为继
通用汽车公司分为五大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分别为:北美业务部(GM-NAO),德尔福汽车系统,国际业务部(GMIO),通用汽车金融信用公司(GMAC)和休斯电子公司。曾经其金融子公司所进行汽车贷款业务,由于参与了证券市场业务,所创造的利润居然能占到通用公司的30%,而资本和人员只占全公司3%的单位,以至于在通用公司的许多高层领导都在想“是否还应该继续造汽车”。
在美国 ,悍马9月份销量下47%,20多个悍马经销商已经关闭大门。有分析师和银行家认为,全球不景气的汽车销售量,冻结的信贷市场以及生态方面的品牌形象,通用汽车公司悍马销售将面临面对严峻挑战,甚至通用为了收集更多资金,有拟出售旗下品牌悍马的可能。26日,通用汽车的自救行为已经进入实质性层面,正式宣布为其零部件子公司AC德科(AC Delco)寻找买家。
期待联姻以引进资本联手一触即发
样陷入困境的克莱斯勒或将与通用“联姻”,携手共迎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消息人士说,通用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的控股企业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一个多月前开始会谈,会谈的目的是考察双方合并的可能性。据悉,初步会谈内容包括讨论合并后各类成本节省计算,但双方都尚未研究过对方的账簿和财务记录。
知情人士称,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高管正力争在这两家汽车制造商进一步受到金融危机拖累以及
业内人士分析,通用公司作为美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如果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两者规模将超过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会对全球汽车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合并后,两者将控制美国35%以上的汽车市场,在敞蓬小型载货卡车、多用途运动车以及小型货车市场将占主导地位。两者还可分享经销商、合并生产线以及开发先进技术,并将提高产品定价权。关键是在营销等上面降低很对的竞争性成本。
通用中国与中国汽车较量如何对垒成局
通用汽车董事长瓦格纳给通用汽车高管层订了一条规矩:每年至少要来中国两次,暗示加强对市场的密切注视和战略的快速调整。
通用汽车组织的大规模市场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国家政策导向、油价持续攀升和城市道路拥挤等因素,中国人越来越青睐小排量的小型车;其次,中国传统消费心理,仍然希望家庭轿车能有足够的空间、令人欣羡的外观和富有质感的内饰;第三,家庭轿车的消费群趋向年轻化,追求时尚和品质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于是,时尚、精致的经济型精品小排量三厢车的雏形由此确定。也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偏好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将计划撤出日本市场专功中国,采用新产品和产能调整,力争到2010年实现12%的市场份额。
目前在轿车领域,国外品牌占国产轿车全部品牌的80%以上,全球最大的6大跨国公司再加上3家独立车厂,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企业,全球最大的前5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部分进入中国市场,或设立合资企业,或设立独资企业。
中国几乎成了汽车巨头在国外的最后一个堡垒——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整个汽车制造的上下游都在更加注意中国这一风险更小的市场。但是我们的市场上驻扎了别人的堡垒,我们不就成为了堡垒里枪弹瞄准的靶子!我们如何突破掌握在几家大型垄断跨国公司手里的机械、电子和机械电子三方面的技术课题,如何展开新能源汽车研发?只要战略重视,我们航天技术都能上去,区区汽车又有何难!
文化侵略和文化奴役成为猎杀工具!
很多业内人士还在为欧美摇旗呐喊,大言不惭什么行业不景气驱使欧美企业加大了在以中国为主的低成本国家的采购力度,这一迹象已经在今年上半年开始显现,这对部分优秀的中国供应商有利。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则转移投资范围,一些日系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已将原定投资美国的工厂转移至中国。
但是,我认为这一切,对中国来说,是加强了对民族品牌的围剿,不都是机会!
当西方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吃惊担心的时候,美国就有人写文章提醒他们说不用担心,因为中国经济发展中68%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增长造成的,技术也在外资手里,因此与其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不如准确的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高速增长!
德国大众与我国合资生产的汽车数量仅占其总量的14%,但利润的80%却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赚145美元,在中国却赚2400多美元的怪现象。
丰田2.4标准配置:美国市场$2万,中国RMB34万;尼桑风度:德国市场,2.3万欧元.中国市场RMB33万;现代索那塔最高配置,韩国市场价和RMB12万,中国市场RMB19万;别克君威2.5V6美国市场价格$2.45万,中国市场价格RMB23.5万;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品牌是跨国公司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经济掠夺的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强大的文化侵略和文化奴役。
坐奔驰、开宝马、低调买奥迪,安全当数沃尔沃——当中国的新闻媒体一致用新闻的方式传播国际品牌形象时,这样直接生产成本相差无几的宝马3和奇瑞东方之子一个成为天上的星辰一个成为地上的烂草,我们成了被贴上国际标签的消费奴隶;
国际资本用贵族、中产、小资等阶层的划分,让刚刚处于脱离农民烙印一时暴富的中国消费者找到了新的身份认定,只有国际品牌才会带给如此美好的社会认同感,于是前赴后继地走在晋升“贵族与绅士”道路上,标榜国际品牌文化的高尚与品质,我们成为了“文化营销的奴隶;
中国媒体在利益与无知的情况下,大力传播欧化的高尚生活,用亲欧美、贴日韩的舆论导向打压中国本土品牌,他们沦为唯利是图、通敌卖国的汉奸走狗。
而事实上,“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更加巧妙的寄生方式和文化说辞,利用汽车技术的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舆论,实质是用来掩盖中国民族品牌是外国汽车资本的阴谋。他们仅凭玩弄品牌的花样和文化噱头,就无偿地占有和剥削他国人民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汽车全球化的今天老外给了我们什么?这条资本的盛宴、利益的大餐我们可分得一羹一粥?“华人”是否成为了贵族与绅士?更为愤慨的是日本实施“群狼战略”的产品对我们另眼相待:直列四缸的发动机仅仅是峰值接近V6的发动机而其价反高;中等价位以下的日系车都不是前后四轮碟刹系统;侧面都很少加强筋而以侧多气囊的概念掩盖;底盘是专为中国制造的前后重量配比都为仅仅及格的5.6:4.4(标准的应该是5:5)的“特例品”。
美国戴明博士一句“每天改进1%”让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崛起,但是日本却单独在中国每天偷工减料1%,用外表光鲜来诱惑国人消费。我们实在应该学习韩国人“自强御外”的气节——只使用国产的汽车一样成就我们的汽车产业经济。我们也期待中国汽车国际化的进程,有更多国家、民族汽车企业、消费者共同关心和扶持!
我相信你能支持,也会支持民族品牌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