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救市的声音正搁国内此起彼伏响起,不过所谓的“救”,多半是直奔楼市、股市而去,在需要紧急输血的名单上,制造业又没有抢在头里。
日前,有关全国18个地方城市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以及有关国家将为房地产宏调政策松绑的消息甚嚣尘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市民质疑:“楼价还那么高就要救市了吗?”“一救市房价不就要涨了吗?”……昨日,一著名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八成多的网友反对房地产救市。
同时,记者多方采访发现,有关房地产宏调政策松绑的消息至今未被官方证实,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国家即便出台有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并非只针对房地产行业,更有学者认为,就地方政府来说,当务之急不是救市,而是搞好住房保障。
记者发现,近期有关房地产宏调放松、国家进行救市的消息基本上来自房地产业界,包括房地产业的行业协会等行业团体,或者是不知出处的“权威消息人士”,而且除了行业团体透露的一星半点的具体“期望”措施外,并无更为确切的内容,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也未给予证实。
网友:还是买不起房子
业界提出了更多的松绑期望,老百姓并不买账。截至昨日傍晚,国内一门户网站发起的“房地产救市”的调查已有195103人参加,其中,84.72%的网友反对救市,77.03%的网友认为最近两年房价仍会下跌,88%的网友认为如果救市,地产商获益最大。
网友的反应是出自于切身感受,“现在的收入还是买不起房啊。”就房价水平与百姓收入承受力之比,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一直超过6倍,深圳在去年更高达20倍以上;而美国房价与收入比还从未越过4倍这道坎。
广州:政府暂无救市考虑
就广州而言,今年8月,全市一手房成交均价9078元/平方米,按照测算,广州的房价收入比最高达到10.3倍,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至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至6倍。
同时,相比内地,广州的楼价并未大落(才降两成)、成交量近期还有回升。因此,广州市有关领导表示,从政府层面上来说,广州暂未作救市考虑。
事实上,广州的政府部门也正是这么做的,尽管放缓了住宅用地供应,但近期还是挂牌出让了多块住宅用地,最大的一块地达到近43万平方米。“今年还是要确保2.5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最低计划供应量,否则,两三年后,广州可能因住宅供应减少而房价上涨。”
另外,广州的限价房地块虽然不再出让,但限价房仍在推出,近日又推出了500多套限价房;经济适用住房也将在年底前推出。
专家观点
“楼市未到非救不可的地步”
不管怎样,全国18个城市已出台了房地产“救市”措施。对国家需不需要出手,一些地方政府救市目的何在,专家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讨论一
国家出手救市有无必要?
陈琳(广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眼下的房价还没到真正非救不可的地步,广州中心区上万元单价,郊区也要五六千元单价,这已经超出市民支付能力,如果救市,民众从理性上未必认可。
房价上涨和下降是市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2005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多项房地产宏调政策都未能抑制房价的上涨,现在也很难通过一两个策扭转下行趋势,房产作为带有投资性的商品,市场规律会令其回到自身价值该有的支撑点。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下调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整个宏观经济,而非只救楼市。内需扩大是建立在绝大多数居民有支付能力的价格水平上,如果房价停留在目前水平,国内绝大多数居民都没有支付能力,这样的内需扩大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受金融危机、股市缩水等影响,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条件与环境整体发展趋势已经出现了逆转,今年不要说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不会有多少作用,就是中央政府启动救市政策,估计作用也十分有限。
去年的房价暴涨是远远背离价值的,而现在企图通过救市让楼市脱离下行的市场规律轨道,明显是短视行为,拔苗助长、饮鸩止渴。
讨论二
地方政府急于救市为哪般?
对于目前全国18个地方政府出招“救市”,甚至给买房者发补贴,社会上也时有声音发出,“地方政府是在救市还是在救自己?”“发补贴也是在用纳税人的钱啊!”
陈琳:地方政府在土地收益、房地产行业等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太多,卖地收入或多或少都是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我对这种救市效果存有疑虑,土地、金融等政策的决策权在中央,而非地方。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关注低收入阶层,做好住房保障,不是土地收益下降了就不能搞住房保障了。
欧江波(广州市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这18个城市的所谓救市之举动作不大,效果也不会明显。这些地方政府考虑是多元的,既希望地方经济增长,又希望财政收入增长,因为没有财政收入什么都做不了,同时还希望社会稳定,住房保障也需要财政收入的支撑。
据了解,近几个月国内有些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研,而急于出政策的往往是房地产业财政收入所占比例较大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在开发商急,有些地方政府比开发商还急。”有业界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发改委肯定地方救楼市行动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还对当前多省市提出的“救楼市”举措给予积极肯定,他说,部分城市采取的新措施是个利好消息。
他透露,国家将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一些必要的、地方政府可调控范围内的政策,目的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权威消息人士透露,住宅和城乡建设部正在拟定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新措施,该措施将包含在国务院稳定宏观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中,且有望于近期出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7个地方政府推出减税、推行货币补贴及降低准入门槛等一系列积极政策来稳定房地产市场。有分析指出,国家有关部门对此采取默认态度,或预示着年底前放松房地产政策.
眼下救市的声音正搁国内此起彼伏响起,不过所谓的“救”,多半是直奔楼市、股市而去,在需要紧急输血的名单上,制造业又没有抢在头里。
几天前,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企业东莞合俊玩具厂轰然倒闭,“合俊之死”也被称为是“美国金融危机拖累中国实体经济结果导致企业猝死的首个案例”,当然,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个案例”。最终当地政府不得不出头为合俊收拾残局,先垫付了7000多名失业工人的欠薪。
其实打去年起,国内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代工企业,就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原材料成本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扬、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行情日渐低迷,原本就低得可怜的利润率眼见着越来越低,珠三角和江浙一带不断曝出工厂减产、停工、迁徙的消息。如今,在国外一年中最传统、最重要的消费季——圣诞季来临前夜,曾经的玩具制造巨人合俊终究没能挨过去。
实际上,即使合俊硬撑到圣诞季,也等不来什么好消息,金融危机让欧美消费者的腰带越勒越紧、越来越没有消费信心,往年这个时候圣诞袜、花环、彩灯串等圣诞商品已经装船海运,而现在它们中的大部分还安静地躺在中国的厂房里,甚至连欧美家庭每年必买的商品——圣诞树,代工厂们今年得到的订单也分外冷清。显而易见,这些产品单一、转产不易的出口型代工企业,将成为最先倒下的一批,而他们身后,更多的出口型企业接下来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可以说,救市无可争议,但先救楼市、股市还是先救真正的实体经济——制造业却是个问题。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说,“房价涨得多的地方倒闭企业多”。这些年过热的楼市跟股市已经吞没了太多从制造业主动跑出、或被动撤出的资金。如今救市在即,如果大救楼市、股市,而对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制造业却迟迟没有重大利好消息,无疑是在冬季彻底伤了制造业的心、彻底动摇了经济发展的根基、彻底让百姓的钱包瘪下去。
想在危机中保护实体经济,甚至还想在危机中实现产业升级,都需要对制造业出台实打实的利好消息,比如为企业减税、比如同时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比如对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予以鼓励——至于怎么在金融机构愈发“惜贷”的今天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参考专家的建议:政府向金融机构注入资金,大幅放松对企业的贷款,将经济下滑的危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