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看过李小龙的电影,只记得李小龙的功夫了得,在华人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最近央视以电视剧的方式重放《李小龙传奇》,我每集必看。
打斗场面没有以前精彩,往往只有三招五势,甚至有时还没有看清,李小龙的对手就倒下了,这对喜欢看武打片的同志来讲有点不爽。这可能就是事实,打斗不是切磋技艺,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战斗。
以前以为是李小龙自动前往美国的,而此次却是父母怕他受到黑社会的报复才被迫空手孤身一人与他的邵伯去美国的。我最欣赏师徒之间和师兄弟之间那种比生命还要看重的友谊和关怀。这才是真正的师徒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师兄弟关系。面对危难,师徒之间、师兄师弟之间往往用生命和鲜血去保护和救助,这令人热血沸腾。回想2006年有机会进入岭南学院,应当说我的尊师之道给我加了不少分,这才让导师看中。但我做得还非常不够,虽然对导师的话我言听计从,但对于师兄、师弟或师妹,我却远不能与李小龙他们师兄弟之间那么肝胆相照。上次有个师妹打电话问我一些关于写案例的事情,没说几句我就不高兴了。今天大学里的导师与学生之间,不少学生称导师为老板,连我有时也不自觉地用老板这个词。其实今天的社会更需要以前的师徒关系,以前那种浓于血水的师徒之情,今天倒成了稀缺商品。其实导师让你多做些事情,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
第二个感慨是李小龙刚到美国时努力打工的情境。做为一个从小就不为吃穿而考虑的公子哥,到美国的第一天就去收垃圾,并且一天做两个人的活。稍后黑人杰西介绍他到煤场做苦力,因为整天埋头苦干,老板给了他更多的工资,其他各色苦工围着他打斗,但最后小龙却将挣来的全部苦力钱给了家里老婆和孩子快断粮的苦力。将体力劳动当做练身体,毫无怨言,相对改革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而言,其境况更为艰苦。其实进城的农民工不少人今天已经成为各色大小老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象李小龙那样对各种苦活脏活任劳任怨,都是打拼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