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次卫生革命很重要


第一次卫生革命:

 1. 对象 急性传染病 寄生虫病

   2. 武器

  (1)预防接种:1796年琴纳发现痘疫苗,1978年消灭天花,1988年第41WHO大会提出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要求:

  美洲区-1990

  非洲区-2000

  欧洲区-2000

  东南亚区-2000

  用的是口服疫苗、乙肝的阻断也只有寄希望于疫苗。

  (2)杀虫灭菌

  1865年巴斯德发明灭菌术,使外科克服了三大障碍的一大障碍。每一天灾人祸的发生,必须采取杀虫灭菌措施,才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3)抗菌药物

    1928年弗来明发明的青霉素,在二战时与原子弹齐名为两大发明。

  1935年磺胺问世

  1941Volkman发现链霉素,使结核从此由不治变为可治。

  第二次卫生革命

  1. 对象

  (1) 心身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因素多阶段发病的慢性病已成为最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

  (2) 退行性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糖尿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帕金森氏病等已成为下一个世纪重点研究及防治的疾病。

   2. 武器

  (1) 社会医学

  (2) 心理医学

  (3) 行为科学

  我国十大死因排序为:

  ①心脏病;②脑血管病;③恶性肿瘤;④意外死亡;⑤呼吸系病;⑥消化系病⑦传染病;⑧泌尿系病;⑨神经精神病;⑩内分泌病。1997年武汉第9位上升到第8位,呼吸系病与吸烟有关,消化系病与饮酒、暴食有关。前3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0.3%

  在这些死因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吸烟、饮酒过量、不当的膳食和缺少体力活动)在致病因素中占44.7%。比前几年的统计升高了7个百分点。前几年统计的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与行为     37.73%

  环境因素        20.04%

  生物学因素           31.43%

  保健服务制           10.80%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所有癌症的诱因35%与饮食有关,其中90%的胃、大肠癌与饮食有关;50%的宫体、胆胰、乳腺癌与饮食有关。如能改善饮食与控制吸烟,癌症发病率可降低70%。有关专家向癌症患者建议每日膳食:一个水果,二匙油,三种蔬菜,四碗粥,五杯汤水,六种蛋白。

彭佩云在19961026全国卫生科技大会闭幕式上说:我国正处于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相互交叉与逐步过渡的时期。第一次卫生革命所承担的控制、消灭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所要防治的很多重大疾病的技术还有待发展。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第三次卫生革命

同时据卫生部门统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疾病呈快速上升势态;我国疾病死亡谱发生了重大变化。50年代,我国死亡的人约有24%是死于生活方式疾病;到90年代末,则有约75%的人是死于生活方式疾病,这是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了一个健康的公式:健康=15%遗传+10%社会因素+8%医疗+7%气候因素+60%生活方式。可见,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可能一直被你忽略的你的生活方式、行为。生活方式疾病的治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周围的亲人、朋友、邻居、同事中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病,一旦患上了生活方式疾病,就意味着终身与药为伴,最终导致难以治癒的并发症。药越吃越多,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使他们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高昂的医药费也常会使他们陷入窘境。

早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告诫人们,21世纪由个人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当前的情况也证明这一预言的正确性,正在成为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拿中国来说,2002年有1000万人死亡,其中700万人死于这类疾病,占了70%

因此,我们不能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后尘上,再为医疗费用花去巨资,而应当积极的去进行预防,理性的面对药物,优化生活方式和行为,加强自我保健,主动排除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