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方面观点,目前,巴菲特最近的进攻投资路线图十分清晰。
●“股神”巴菲特的大手笔投资多数就是在经济金融危机时、行业危机时低价切入。
1、9月18日,巴菲特掌控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4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星牌能源集团,收购价格合每股26.50美元,这一价格虽高于该公司17日收盘价,但远低于今年1月每股107.97美元的历史最高价。
2、9月21日,巴菲特动用10亿美元,购买日本汽车及飞机工具机厂商Tungaloy公司71.5%股权。
3、9月2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将以50亿美元购买高盛集团优先股,得到了高盛集团9%的股权,同时还得到以每股115美元价格行权的高盛普通股认股权证,涉及金额也是50亿美元,行权期为5年。如果算入所有权证,伯克希尔公司最多将持有高盛16%的股权。
4、9月29日,以18亿港元购入10%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最大充电电池制造商比亚迪的股份,短短三个交易日,比亚迪股价飙升89%。
5、10月2日,购入“百年老店”美国通用电气公司30亿美元优先股。
6、10月3日,巴菲特旗下的富国银行与美联银行宣布,富国将以换股方式收购美联全部资产,不需要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担保。此前,花旗集团曾于9月29日宣布其已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协助下将以21.6亿美元收购美联银行的银行业务。而富国银行出资显然高于花旗。
在过去两周,巴菲特在全球资本市场押下了重额赌注,期望在经济回暖之时,或许能获得丰厚回报,成功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巴菲特启示”是恐慌中要大笔买进。
巴菲特今年令人称奇的地方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大家都没钱的时候,巴菲特有那么多的钱。今年以来,巴菲特累计花了280亿美元进行投资(以前他一年一般会做进50亿到80亿美元的投资)。如果加上可口可乐和富国银行在近期大约200亿美元的投资(巴菲特为二者的大股东)的话,巴菲特累计动用了500亿美元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收购。所以,你会发现在全球流动性巨幅萎缩时,每个公司、每个家庭,甚至到每个个人,都显得流动性非常困难的时候,但巴菲特却有那么多钱,这是第一个比较惊奇的方面。第二个比较惊奇的方面是大家都非常恐慌的时候。现在有报道说欧洲的很多分析师晚上根本睡不着觉,因为每天都要面对第二天狂跌10%、20%的局面,但巴菲特却在大笔买进、大笔投资,这给人感觉也非常奇怪。
●巴菲特在金融海啸中的惊艳表现,至少给我们三个启示:
其一,他给我们认识金融海啸一个很好的视角,告诉大家不要恐慌。从巴菲特过去五十年的投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胜利方。巴菲特在目前状况下大幅投资就是告诉大家金融海啸最终会过去的,海啸过后的世界经济、美国经济仍然将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第二个启示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满仓,巴菲特这几年的浮存金始终保持在400亿、500亿的规模,他做到了攻守平衡。但我们很多投资者一下就满仓了,但这个时候满仓,用巴菲特的话讲就是在裸泳,潮水一退下来你的风险就出来了。所以,巴菲特的整个投资过程告诉我们,一定要控制风险。只有控制了投资风险,才可以在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你还有资金去买进。
第三个启示是在恐慌中大笔买进,这已经是操作层面了,在大家非常恐慌的时候他却大笔买进。我们再看看现在中国的情况,中投公司在黑石上亏了50%-70%,平安在富通上亏了70%-80%,这样的情况之后,整个中国,上至中投公司,下到上市公司都吓傻了,都不敢动了;并且我们看到学界的观点基本上认为中国不要动,因为你不了解情况。但我们认为,如果这样,中国可能正在丧失一次非常好的进入欧美成熟金融市场、实施金融超越的一个机会。整个国际局势变化跟赛车一样,别人的赛车坏了,你这个时候不加码上去就失去了一次超越机会。
●股神巴菲特在金融海啸中大举买入的行为,给了我们鲜明的启示:在市场恐慌中要敢于大笔买进。
当前,人们公认中国股市进入了低估区域,但恐惧依然主宰着市场,低估的市场依然不断回落。这个时候,是投资者作出选择了。
●股神巴菲特“选股”自述。
1、重心是“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
可口可乐公司于1919年上市,那时的价格是40美元左右。一年后,股价降了50%,只有19美元。看起来那是一场灾难。瓶装问题,糖料涨价,你总能发现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你觉得那不是一个合适的买入时机。一些年之后,又发生了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竞赛等。总是有原因(让你不买)。如果你在一开始40块钱买了一股,然后你把派发的红利进行再投资(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一直到现在,那股可乐股票的价值是5000万。这个事实压倒了一切。如果你看对了生意模式,你就会赚很多钱。
切入点的时机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如果我拥有的是一个绝佳的生意,我丝毫不会为某一个事件的发生,或者它对未来一年的影响等等而担忧。当然,在过去的某些个时间段,政府施加了价格管制政策。企业因而不能涨价,即使最好的企业有时也会受影响,我们的See’s Candy糖果不能在12月26日涨价。但是,管制该发生的时候就会发生,它绝不会把一个杰出的企业蜕变成一个平庸的企业。政府是不可能永远实施管制政策的。
一个杰出的企业可以预计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不一定会准确到何时会发生。重心需要放在“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上。如果对“什么”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对“何时”大可不必过虑。
2、给我10亿和10年 。
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排除了90%的企业。我想要的生意外面得有个城墙,居中是价值不菲的城堡,我要负责的、能干的人才来管理。
三十年前,柯达公司的城墙和可口可乐的城墙是一样难以逾越的。柯达向你保证你今天的照片,20年,50年后看起来仍是栩栩如生,这一点对你而言可能恰恰是最重要的。30年前的柯达就有那样的魅力,它占据了每个人的心。在地球上每个人的心里,它的那个小黄盒子都在说,柯达是最好的。那真是无价的。
现在的柯达已经不再独占人们的心。它的城墙变薄了,富士用各种手段缩小了差距。柯达让富士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赞助商,一个一直以来由柯达独占的位置。于是在人们的印象里,富士变得和柯达平起平坐起来。
与之相反的是,可口可乐的城墙与30年前比,变得更宽了。你可能看不到城墙一天天的变化。但是,每次你看到可口可乐的工厂扩张到一个目前并不盈利,但20年后一定会的国家,它的城墙就加宽些。企业的城墙每天每年都在变,或厚或窄。10年后,你就会看到不同。
我给那些公司经理人的要求就是,让城墙更厚些,保护好它,拒竞争者于墙外。我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企业。那么这样的企业都在做什么生意呢?我要找到他们,就要从最简单的产品里找到那些(杰出的企业)。因为我没法预料到10年以后,甲骨文,莲花,或微软会发展成什么样。比尔•盖茨是我碰到过的最好的生意人。微软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很好。但是我还是对他们10年后的状况无从知晓。同样我对他们的竞争对手10年后的情形也一无所知。
虽然我不拥有口香糖的公司,但是我知道10年后他们的发展会怎样。互联网是不会改变我们嚼口香糖的方式的,事实上,没什么能改变我们嚼口香糖的方式。会有很多的(口香糖)新产品不断进入试验期,一些以失败告终。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你给我10个亿,让我进入口香糖的生意,打开一个缺口,我无法做到。这就是我考量一个生意的基本原则。给我10个亿,我能对竞争对手有多少打击?给我100个亿,我对全世界的可口可乐的损失会有多大?我做不到,因为,他们的生意稳如磐石。给我些钱,让我去占领其他领域,我却总能找出办法把事情做到。
这样,我就能看清这个企业10年的大方向。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我是不会买的。
3、我的5项投资逻辑
1.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 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 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 最终决定股价的是实质价值。
5. 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股神巴菲特开始抄底
巴菲特正以其迅速的救市行动而获得特别的关注。
仅仅在巴菲特斥资50亿美元购入高盛公司年息10%的优先股八天后,他又斥资30亿美元购买通用电气的股票,通用电气在次贷危机中饱受打击,股票价格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就像在对高盛公司的投资一样,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依旧得到以合适的价格购买通用电气的普通股(巴菲特照样从通用电气公司获得年息10%的优先股权益)。
巴菲特对于他要投资入股的公司是相当挑剔的,对于陷入危机中的美国国际集团和雷曼兄弟,巴菲特根本不予理睬。
依照惯例,巴菲特往往抄底那些优质公司的股票(高盛目前是以不到125美元/股出售股票,而一年前,其股价达到250美元/股;通用电气则售价为20美元/股,在过去的一年,它的股价最高达到42美元/股)。作为巴菲特的好处当然是可以从通用电气和高盛上得到别人都忘记了的甜头,这两只优质股显然引起了巨大的吸引力。股东们马上宣称,他们把赌注压在高盛和通用电气上面,是为了唤起那些心碎的投资者们该行动了——毫无疑问这是潜入股市抄底的好时机。
有评论人士称,巴菲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极具耐性的人。更重要的是,虽然不管通用电气还是高盛的股票看起来都是岌岌可危,但是你应该对股市不可避免的波动有一种(类似巴菲特的)镇定,特别是当你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购入股票并可以从该股票上得到10%的股息。前段时间,舆论对巴菲特投资高盛大肆宣传中,我们知道巴菲特购买的优先股业已使他获得4.95亿美元的纯收益。修正后的数据是5亿美元,误差500万美元。对于巴菲特先生,我们从未听说他会犯这样严重的错误。
巴菲特的投资“路线图” !!!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