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界定中低收入家庭的?
建立社会住房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并不是全民都享有的福利。我国现行的经济适用房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定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方面存在漏洞,使得一部分高收入群体也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群众对这个现象抱有不满情绪。这也是学术界对1998年以来我
如何来界定中低收入家庭呢?我国的统计部门会不定期地发布社会公众的平均工资水平。但这项指标不足以体现某个家庭收入在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为什么平均工资(average salary)这个指标不科学呢?一方面,社会存在着一部分高收入群体,特别是近年来位位居富豪榜的大陆人士大量增加,使得平均值的意义已经不大。另外一方面,居民拥有的资产性收入,无法纳入工资统计;特别是在我国收入体制紊乱的情况下,还有一部分居民存在隐形收入。这样,工资水平与真实的收入水平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
笔者认为,我国的统计部门应该发布一个更有效的统计指标——家庭收入中位数(Annual
Median Income,
AMI)。中位数(Median),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是:
目前,美国所有的住房福利都是与家庭收入相对水平挂钩的。按照美国的统计口径,非常贫困的家庭(Very
Low-income
family)界定为少于本地区家庭收入中位数(AMI)50%的家庭;低收入家庭(Low-income
family)的收入为本地区家庭收入中位数的50%-80%;中等收入家庭(Moderate-income
family)的收入为本地区家庭收入中位数的81%-100%。目前,美国中低收入家庭大约把年收入的30%用于住房方面(购房按揭或租金)的支出。通过这个界定,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类收入的家庭进行住房补贴,来实现住房保障方面的公平性问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