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国平安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20,000万股A股(预案)和拟发行不超过412亿元的分离交易可转债,此消息一出,不但引起中国平安的大跌,更是引发了接连两天的中国股市的大跌,跌势之猛,令大多数投资者大跌眼镜。第二天沪指开盘报4818点,最高4818点,最低4511.95点,收盘报4559.75点,下跌354.69点,跌幅7.22%,成交金额1577.59亿,16只个股上涨,854只个股下跌;深成指开盘报16761.75点,最高16974.65点,最低15793.28点,收盘报15995.85点,下跌529.86点,跌幅3.08%,成交金803.43亿,8只个股上涨,698只个股下跌。
按照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计划,此次再融资可筹得1600多亿巨额资金,如果此次再融资得以顺利进行,那么在当前高市盈率的市场状况下,巨额再融资将群起而效仿之,那么巨大的资金压力将令市盈率高企的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灭顶之灾,所以市场对此反应的猛烈程度更甚于前几的国有股减持。
然而,笔者却认为正是这样的市场化发行才是稳定市场的最好良药,股票价格高于一定程度,上市公司择机增发,增加市场供给,可以有效降低市盈率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市场的风险。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过高,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太低。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没有很好地把过剩的资金进行合理引导,因此导致市盈率越来越高,股市的赚钱效应越来越强烈,股市的赚钱效应越强烈,股市上涨越加速。短短两年的时间,从上证指数的最低不足1000点上涨到6000多点,成为全球涨幅最高的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泡沫风险。期间虽然发行了几个超级大盘股,但因这些大盘股在A股市场上发行比例过小,没有起到吸收过剩资金的作用。例如工商银行发行149.5亿股,仅点发行后总股本的4.475%,而中国银行则发行的A股更是少得可怜,为64.9亿股,仅占发行后的总股本的2.558%,其他象建行占总股本的3.85%,中国石油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18%。由于流通A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过小,导致股价的波动引起指数大比例的涨跌,在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下,大机构为备战股指期货而不得不配置一些这样对指数起到较大影响杠杆作用的大盘股,这样更加剧了股市的虚假繁荣。
因此如果此次中国平安的赠发如果因为市场承受不起或机构的抵制而使中国证券业管理层通不过,则天理难容,这次增发的成与败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而不能由政策来判决其生死。相反,在市场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应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发行公司债等方式平衡市场的供需,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看来还要有一段路要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