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在印度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由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在印度许多省份,采掘和种植草药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车前草、亚麻籽以及番泻叶等都是印度大量出口的重要草药材。在印度国内,虽然西医药仍旧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占据主要地位,但也有一些店铺专门经营印度草药。而且不乏客户登门求购。此外,印度一些知名的SPA、疗养胜地也广泛使用草药进行肌肤护理、医疗保健等项目。
不过,印度商工部的数据显示.印度种植的草药更多仍是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其中一个主要出口国便是中国。拉迈什称,印度每年出口的草药材总价值只有80亿卢比(约合2亿美元),而且只有30%为成药,另外70%均为草药材,“这些草药被中国进口后,经过二次加工便大幅增值,这也是中国草药出口总值达50亿美元、占全球草药市场1/10份额的重要原因。”
策划成立出口加工特区
为了改善这种“印度赚小头、中国赚大头”的局面,印度商工部正在积极策划提高草药种植的收益,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便是成立出口加工特区,以便将药材增值最主要的环节留在国内。拉迈什表示,目前印度乌塔兰契尔邦、查蒂斯加邦以及查谟克什米尔邦都已经成立了草药出口加工特区,政府也在积极地牵线搭桥以寻找制药公司进驻,“喜马拉雅制药公司、萨米实验室等都对草药加工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承诺按照合约价格向药农收购草药。”
考虑到各地在推行经济特区政策上的重重阻力,印度政府承诺草药加工特区不会因此而受到牵连。参照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这种出口加工特区将由私营企业唱主角,而不是政府在背后主要控制,这样便能够有效地缓解复杂的利益纠纷。“政府会和私营企业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保护草药种植者的利益,我们希望印度今后能够更多地出口草药制成品,而不是原材料。”拉迈什表示。
赶超中国不容易
尽管印度政府为赚“草药产业的大头”而绞尽脑汁,但如果只靠成立出口加工特区就想赶超中国在国际草药市场上的份额,显然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药材研制与加工技术的相对薄弱,这些年来一直困扰着印度,这也是印度大部分药材只能以原材料形式出口的主要原因。此外,和西医药大多有明确的标准配置比例不同,草药的药材加工、成分提纯甚至是药物配置等技术,都需要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并不是单靠政策就能解决的。
别外,中国在全球草药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也源于中药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印度药和中药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除了印度之外,印度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很难与中药比肩。如果生产出来的成药不能成功打开国际市场,那么印度草药出口加工特区的前景便会变得相当渺茫,甚至最终还很可能退回到草药原材料出口的老路。(陈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