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召开第七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


 
人民监督网 讯:2007年12月16日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大学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家华,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白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处长吴鲁平等出席了16日上午的开幕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系主任展江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家华  摄影/朱瑞峰
 
 
本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系主任 展江教授 摄影/朱瑞峰
 
  李家华教授在开幕辞中代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向在百忙之中参加舆论监督研讨会的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研讨会的召开是学术界和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校的一件大事。新闻舆论监督一直是广大
 
 
   本图: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白贵教授  摄影/朱瑞峰

   白贵教授在发言中说,2007年是新闻舆论监督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和实施,都在某种意义上优化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存环境。从“黑砖窑”到“黑煤窑”,从“历史最牛钉子户”到“小产权房风波”,从“华为门”事件到“新闻民工集体被辞”,从监督他者,到被他者监督,2007年的舆论监督引人关注,可圈可点,也因此值得被历史铭记。
 
 
  本图: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孙旭培教授 摄影/朱瑞峰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了百余名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新闻学、传播学、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知名学者和舆论监督一线的代表,群贤毕至,畅所欲言(以下按演讲时间排序)。
 
  著名学者陈力丹教授、孙旭培教授、郭镇之教授、孙立平教授、王占阳教授、刘卫东教授、段京肃教授、马岭教授、魏永征教授、韩立新教授、陈绚教授、田中阳教授、陆晔教授、郭光华教授、陈卫星教授、白贵教授、倪建平教授担任了研讨会各个讨论阶段的主持、评议人。 
 
  CCTV《焦点访谈》记者李雪溦;《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凤凰周刊》记者陈磊、邓飞;《南风窗》记者阳敏;《新疆电视台》记者卢玉涛;《南方周末》评论部记者笑蜀;《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李钧德;《新时代调查》记者谢文轩;原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朱国栋;新华社《中国证券报》记者欧阳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马凌、博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胡星斗;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刘行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陈堂发;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田中阳;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 王四新;中国大学新闻学院 陈力丹、易正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王军;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王伟亮;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赵净秋;湖南常德人日报社 胡德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 马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林爱珺;河南人大常委会法制室 秦胜军;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李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雷丽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郭光华、侯迎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周成、胡冀青;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张志安;《华商报》 李正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和曼;西安大学外国国语大学 王天定;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田大宪;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院 李凝怿;中国大学新闻学院 周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邓利平;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万珂;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韩立新、林晓;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院 温晓红、陈静;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雷跃捷、荣建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阴卫芝;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姜红、许超众;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院  李丹林、刘冬;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院  范书效;中国大学新闻学院 雄壮;中国社会科学院 季为民;中央财经大学 谭云明、时娜也进行了演讲。人民人民人民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各系学生、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和北京各高校学生、国内外各大媒体的记者一起旁听了研讨会。
 
 
本图:北京理工大学 胡星斗教授演讲 摄影/朱瑞峰

   围绕着舆论监督的主题,研讨会就以下几个分议题展开讨论:新闻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治、舆论监督与信息公开、舆论监督与新闻生产、舆论监督与公民权利、舆论监督与媒体角色。

   在16日进行的主题演讲中,有12名舆论监督个案的记录者介绍新闻舆论监督的具体操作。主题演讲由中国大学陈力丹教授担任主持人。人民
 
 
  本图:中国大学  陈力丹教授人民  摄影/朱瑞峰
 
 
  CCTV《焦点访谈》记者李雪溦首先演讲了“特殊的高尔夫球场”,镜头中的官员十分配合央视记录者的采访,大谈特谈高尔夫球场的创建。
 
  主持人陈力丹教授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李雪溦记者遇到了十分配合的采访对象。下面我们请《中国青年报》刘万永记者,来讲一下山西疫苗腐败案,他遇到了很不配合的当事人,他就不会有那么顺当的采访了……
 
人民监督网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党和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术性与党性兼具的问题。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新闻界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人民日报《市场报》记者罗庆华;著名导演李京红进行了演讲。人民
 
  刘万永记者:谢谢大家。我与央视记者李雪溦刚才演讲的不同的是,确实遇到了非常不合作的采访对象。
 
 
                   本图:中国青年报资深调查记者  刘万永
 
(主会场大屏幕播放影像)大家现在看的是中国青年报12月3日发表的“一家小公司是怎样垄断山西疫苗市场的”,不知大家对疫苗是否关心,因为我们这个年龄即使自己没有接种过疫苗,我们的孩子都要接种疫苗。目前,疫苗的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主要是大家花钱与不花钱,花钱多与花钱少的问题。
 
  我讲这个问题是与大家的权益悉悉相关的,垄断山西疫苗市场的公司就是北京华卫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经常有人说,史上最牛的钉子户、拆迁户,我觉得北京华卫堪称2007年度最牛的公司,牛到什么程度?这个公司2003年注册资金仅为50万元,但它在2006~2007年22个月中,创造了近一个亿的利润,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呢?
 
  我们先看两个名片,一个是,卫生部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等头衔及北京华卫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是,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送中心主任,大家看到两面,其实这是一张名片的正反面。北京华卫是怎样22个月中创造了近一个亿的利润的呢?
 
  我们先看山西省疾控中心的一个2005年12月12日的一个会议纪要,为了更好地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把原来的生物制品配送站撤消,重新成立生物制品配送中心。最后确定,卫生部部属企业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设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制品配送中心,由该公司进行二类疫苗的市场经营,每年交中心380万元,每季度交一次,另交50万元风险抵押金。
 
  我们看一看,山西省疾控中心它所贯彻的《条例》是什么呢?是国务院05年6月1日起执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这个规定的含义是什么,他改变了过去由疾控机构统购统销的模式,打破了省疾控中心垄断疫苗供应,特别是二类疫苗供应的体制。根本目的是,通过企业竞争降低二类疫苗的价格,从而让老百姓受益。
 
  山西省疾控中心打着贯彻《条例》的幌子,公然违背了《条例》。大家如果对二类疫苗不太了解,我可以介绍一下,国家规定疫苗分为一、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国家免费,但是,接种人必须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二类疫苗是要接种人自愿、自费接种,二类疫苗的价格很贵,一类疫苗不用百姓花钱。在05年12月28日山西省疾控中心向各市疾控中心发出了一个通知,明确规定:所有配送中心的具体工作委托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该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所需的疫苗配送及二类疫苗的供应和管理,时间是06年1月1号。
 
  据我了解,华卫和山西省疾控中心签协议是2006年1月1日开始,为期5年。于此同时,华卫就以山西省疾控中心的名义与山西省各市,如:长治、临汾、晋城、吕梁、朔州等疾控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该协议的重要内容就是说,由市疾控中心成立分中心,省中心保证不向分中心以外的单位、个人配送各类疫苗,市中心保证从省中心采购疫苗,同时在所管管辖区域内执行综合市场治理计划,沟通区县和接种单位的疫苗采购渠道,确保市场控制权和较高的市场占有力,打着一个为民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旗号。合作协议中北京华卫的法人代表田建国成为山西疾控主任栗文元的委托代言人。
 
  那么下面的话就更让人不可思义,从2006年6月开始,北京华卫推出了山西疾控的专用标签,并贴在所有配送疫苗盒子上,随后明确这个要求山西疾控和卫生厅下发的文件中,现在看到的文件有一行字是:为保障疫苗免疫接种的安全、有效全省要统一使用省疾控中心逐级配送的标有“山西专用”字样疫苗。我们看到文件上面有一个盒子,盒子上有一个很小的标签,这个字不太清楚写的是“山西疾控专用”,上面就象一个火焰,火炬似的是CDC统一标志。
 
  那么我们看一下整个的事情发展过程。
 
第一步,山西疾控中心成立配送中心,主要是统一配送;
 
第二步,北京华卫以每年380万承包,一共5年;
 
下一步,就是一疾控中心的名义成立分中心,然后分赃;
 
第四步,卫生厅下文要求必须用配送中心配送的疫苗,还要贴有“山西专供”标签。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疫苗腐败案中的一个利益链条。
 
第一个是李书凯,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现在还在任,李书凯副厅长正在争取山西省卫生厅厅长的位置。
 
第二个是栗文元,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现在职。
 
第三个是田建国,是北京华卫的法人代表。
 
那么这三方到底是怎么分钱的呢?我们简单来说一下。
 
  第一,我在报道中用了题为“卫生部文件被扭曲执行” 卫生部06年1月28日下发的一个文件通知,要求控制麻疹疫情,因为在2、3月份是麻疹的流行期,要求提前预防。那么,这个文件到了山西卫生厅就变成了接种麻风或麻腮风联合疫苗接种的通知,大家可能看不出有什么猫腻。根据国家规定:麻疹疫苗是免费的,麻风是麻疹、风疹联合的疫苗,麻风腮是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的疫苗,都是自费的二类疫苗。那么我们看再到山西疾控中心又变了,变成了要开展麻风腮疫苗的接种工作,并下发了一个接种通知单,推荐“普祥立适” 麻风腮疫苗,价格是84.2/支。我们看到从大家免费接种到84.2/支。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33条例规定,“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应当包含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相关的接种方案等内容,但不得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 麻风腮三联苗是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的主动免疫,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国内有很多生产厂家,“普祥立适”为什么山西大力推荐呢?是由我们著名的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
 
  第二个赚钱渠道是,出现在2006年7月,山西运城发生了乙脑疫情,关于这个疫情很多媒体都报道过。关于这个疫情有很多争议,能不能说爆发,能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接种,当时就有很多专家持不同的意见,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上网查一下。山西运城发生了乙脑疫情之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恐慌,包括湖南、湖北、河北、北京等,当地的专家都说,大家根本没有必要担心,是不宜接种季节,没有必要进行应急接种,这个季节防蚊灭蚊是防病的手段。
 
  但是在山西出现了全省性应急接种,06年8月11日,卫生厅下文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应急接种,8月13号卫生厅疾控处处长冯立忠,对媒体说:即日起对运城九个县区进行应急接种,15岁以下的全部接种乙脑疫苗,根据情况可扩大到20岁,同时也鼓励成人也接种。在运城的带动下,山西各市进行大规模的接种。我们看一下,第三天后,发生了什么情况,疾控中心配送中心副主任卢许民说,7月1号以后出生免费。7月1日到8月也就是一个来月,那么这段时间出生的孩子可以算出来,只有这些孩子免费,其他都是自费。自费疫苗是28/支,它怎么一步一步加价出来的,出厂价9元/支到了山西省疾控是16元(包括4元的配送费,3元的返利)/支配送到了市里,市里加4元的配送费到了县里,县里加4元的配送费到了乡镇接种门诊,到了老百姓手里是28元/支(不含注射费),在今年的12月份丑闻出来之后,频繁发布消息,并举了运诚疫苗事件,192万人份,那么,以山西疾控每人份赚7元计算,北京华卫一共进帐13344万元(不包括其他市大规模的接种乙脑疫苗获得的进帐)。
 
  第三个,北京华卫在掌管省配送中心之初,还接了一个单子,原山西疾控配送站的债权债务,是由北京华卫负责清理,债权+库存-债务=1330万元。在2006年1月6日北京华卫接牌之后,就下发了一个货款结算告知涵,告知了北京华卫的帐号,交行北京支行水碓子支行,目前很难拿到证据,阳泉、晋城疾控中心等,他们给北京华卫汇了款,北京华卫在什么事都没干的情况下,就已经接手了国有资产1330万元,最后变成了什么了呢,大家看,在今年9月10日和10月10日,在山西疾控的中心例会上,主任说了是1900多万元,916张白条,也就是说,北京华卫在接牌的时候,疾控中心没有进行必要的财务交接,直接把所有的债权债务直接给了北京华卫。那么,北京华卫将来认帐也可以,不认帐也可以,因为山西疾控已经没有证据了。那么刚才我讲到了,我遇到了一批不接受采访的人,其实采访对我来说不是很难,相对以往的采访应该是容易一点,因为我在这之前,查了很多的材料,可以说,我在做这个案子的时候,我连一类、二类疫苗的区别都不知道,我查了很多资料,基本上是心中有数了。所以我在10月28日晚去太原,星期三走,星期四到,星期五晚上回北京,为什么要选星期五呢,因为我们知道,反舆论的能力是越来越强,往往在我们的记者还没回到北京,这些有钱有权的同志们就已经坐飞机飞到了北京了,并且是大把大把地花钱,请这个吃饭,请哪个吃饭,我们记者的稿子还没有写就被灭掉了,我当时就想,星期四先去采访一些外围的人,其他的一些举报人,到星期五争取比较晚的时间,不是比较早的时间去见我们的官方部门,包括山西疾控中心和卫生厅,我见是要走程序的,如果被采访人能讲是最好了。而且我在去之前,列了一大堆的问题,结果这些问题根本没有用上,因为他们拒绝采访,如果拒绝采访对我很省事,我直接写你不接受采访就完了,你要说我还得记很费事。星期五的时候不接受采访我就回到北京了。
 
  07年11月30日上午9点我到山西疾控中心,见到了办公室主任,他问我你是怎么来的,我说我是看了《人民监督网》上的报道来的,就是台下这位兄弟办的网站,(会场雷鸣般的掌声,《人民监督网》主编朱瑞峰起立并向大会全体人员鞠躬)。然后这位主任开始与我论战,这位主任说:“《人民监督网》?我认为这个网站名字有问题。”我说:“有什么问题呢?”这位主任说:“人民,它能代表人民吗?人民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概念啊?”我说:“主任,人民日报代表人民吗?” 这位主任说:“那当然代表了,它登的文章是代表人民。”我说:“主任,它代表人民是不是需要授权呢?他是一篇一篇授权呢?还是总体上授权呢?”这时候旁边的人不耐烦地说:“不要跟他说了,让他走吧。”这位办公室主任还有一招更绝的,他说:“你来采访这个事,我们明确告诉你,拒绝接受采访。这个事省委宣传部和新华社山西分社都了解这个事,你可以去那里。” 我说:“去新华社山西分社程序不合法,我来采访你省疾控的中心,采访新华社山西分社算什么,你给他们授权了吗?” 这位主任说:“你要去他们可以给你讲。” 我说:“你给的是文字的东西还是口头的。” 这位主任不回答,然后他又讲:“这个事,山西省纪委正在调查,你要采访就到新华社山西分社。”我说:“去找谁呢?”这位主任非常郁闷地说:“你来这知道找谁,我相信,你想搞这个案子去山西分社也应该知道找谁。”通常情况下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流氓”(会场雷鸣般的掌声)。
 
  从省疾控中心出来,就到了它的配送中心拍照片,大家看报道上面的这一张照片(大屏幕),这就是配送中心的副主任卢徐民,由于我拍照片的时间长了,他就跑过来纠扯我的衣服,说:“你是干什么的!你有什么资格拍照片?”我说:“你是干什么的!”他说:“我就是疾控中心的”我说:“我怎么知道你是山西疾控的?”他说:“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疾控中心的,我就是从哪个屋出来的。”我说:从哪个屋出来的人多呢,都是山西疾控的?”他说:“你是干什么的?拿出证件来!”我说:“我凭什么拿证件,你拿证件,我拿证件,咱俩同时拿!”(会场掌声)结果,吵了十几分钟,我给我们头儿(报社领导)打电话,告诉他我又被围攻了。我们头儿(报社领导)说又不是第一次了。
 
  下面看一下报道发了之后的一些情况,最早是《人民监督网》发的,后面我们(中国青年报)也发了。因为都不接受采访,我就引用了一些会议纪要的东西,栗文元说:和北京华卫合作良好,已经收回了五百多万,年底可收七百六十万,对山西疾控运转发挥了很大作用。
 
  朱瑞峰以公民的身份,采访了山西省卫生厅李书凯副厅长(会场大屏幕打出字幕)。这位副厅长更是信誓旦旦地说,华卫公司是卫生部部属企业,配送完全合法,价格压得很低,真正让人民群众受益了,其实是他自己受益了。文章发表前,我给卫生部写了一个报道提纲,卫生部以罕见的速度一个小时内,给我回了传真,我觉得我们部委的改革效率确实是提高了。主要是否定北京华卫是卫生部部属企业。但是,这个稿子发了之后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过去我们经常讲,就象这样的稿子发了以后当晚就被免职了,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那种盛况了。那么,这篇文章发了之后,开始封杀《人民监督网》,昨天《人民监督网》朱瑞峰主编告诉我,有关部门强行将文章都封杀了。山西省卫生厅的做法呢,大家听起来非常可笑,省纪委专案组根据报纸索要相关文件,他拒绝提供,说没发过文件,那举报人陈涛安说,我手里有的是,我随时可以给你提供。包括来北京说情的人很多,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的感觉是这个利益集团板结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张家港为什么这些官员那么心安理得的接受你的采访(CCTV焦点访谈记者李雪溦采访的“特殊的高尔夫球场”),因为他就知道你搞不定他,接受不接受无所畏(掌声)。
 
  最后谢谢大家。我觉的我们的同行更多的介入这个案子,因为我觉得依靠记者的兴趣来努力很难取得成绩,我们更早的把山西疫苗腐败案揭露出来,尤其是他们背后是怎么分钱的,因为我这个文章是介绍他们怎么挣钱的,如果能挖出怎么分钱的,我觉得是为山西3500万人民乃至为全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掌声)。
 
五位记者演讲结束后:
 
主持人陈力丹教授:现在请发表演讲五位同志上台接受提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的一位学生首先提问:
 
  我想问一下中国青年报刘万永记者,在舆论监督文章中,如何将一些不好表达的事情、敏感的问题,采取一种语法逻辑表达出来,又能使读者理解背后的含义?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实际过程中有些问题我们遇到了、拿到了却不能写到报道里,不能写到报道里,又要读者理解背后的含义,其实是在难为读者,对于我们应该尽可能写到报道里,但有时候需要隐晦一点,也需要读者用心地读一下,有的时候我们是需要用一些逻辑的概念呈现事件的过程,有时候会用隐晦一些的手法。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大概是05年我们做过一起报道,有一个“三长会”就是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在政法委的协调下开的一个会,来断定这个案子应该怎么判。我们拿到了“三长会”的会议纪要,纪要说:“如果听党的话就要判他有罪,如果不听党的话就判他无罪。”这篇文章都已经上了版了,最后,报社领导说,还是改一下吧,改成“如果听组织的话就要判他有罪”这么一字之差我们知道背后的东西,作为读者就不知道了。
 
主持人陈力丹教授:请那一同学提问,对就是这位同学。
 
  我想问一下中国青年报刘万永记者,您的新闻线索来自《人民监督网》,这个网是民间的,我十分佩服你们反腐败的斗志和勇气,请讲一下与《人民监督网》之间的关系?我知道民间反腐败网站常遭到腐败力量的封杀,是否能对他们给予一些保护呢?
 
  我们和《人民监督网》等民间反腐败网站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就象两只刺猬挤在一起越过寒冷的冬天,其实做舆论监督我们很难,民间反腐败网站更难,我们常会接到禁令限制了舆论监督的自由度,民间反腐败网站他们不受禁令限制可以报,自由度大一些。我认为舆论监督我们传统媒体要做,是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包括反腐败的机构和个人一起做,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做才能把社会上腐败的东西尽可能地消除。李新德先生(中国舆论监督网主编)比喻的好,我们大家联合起来把这个门一点点地推开,开一点阳光就会多进来一点,完全打开了我们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了。
 
            
         
李新德(右)与孙旭培教授合影  摄影/朱瑞峰
 
主持人陈力丹教授:请第十二排那位同学提问:
 
   我想问一下中国青年报刘万永记者,在您谈论中讲到了利益集团板结化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因为,您讲的那个例子是在中央明令禁止疫苗垄断,希望能够打破疫苗市场垄断,然后疫苗降价的情况下,反而被山西省卫生厅钻了个空子,是不是其他省卫生厅也做了这样的事情,这个情况是不是很普遍?
 
  过去我们经常讲做舆论监督的一些线索和证据,是来自利益集团内部,是因为利益、分脏不均引起的,现在情况已经变了,利益集团内部已经不争了,因为已经利益均沾了。说到山西疫苗这个事,我不太清楚其他省是怎么做的。但网上有一个留言,说:山西省卫生厅和疾控中心把疫苗权利重新垄断到自己手里,是跟我的老家河北学的。从这个留言就是一个线索吧,这个问题也可能涉及到其他省市。那么利益集团内部及我刚才讲的板结化问题,不单是瓜分高额利润的企业而是整个社会,比如说,疫苗腐败案出来之后,卫生厅说没有发过这个文件,山西省委宣传部派人跑到北京,找到有关部门封杀《人民监督网》,甚至我们自己网站上的文章也被拿掉了。而且,《人民监督网》的又服务器搬到了在山东,山西的同志又不辞辛苦地跑到了山东,把服务器关了,怎么关的呢,就是钱,北京华卫22个月挣了近一个亿,他们拿出5千万平这些事是很容易的,包括我们这个报道发了以后,山西省卫生厅的同志找到了卫生部,又找到了我们报社,我认为这个腐败案件背后是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的,这个集团他有权来封杀你的网站或者你的报道,他有钱,可以在北京最好的饭店请大家吃饭。目的是要将影响降到最低,那么这个板结化的问题,是我们做舆论监督越来越难的重要原因,很多时候我们记者还没有回到北京,说情的人已经飞到北京,通过各种关系找过来了,应该讲报社可能处于各种原因把稿子弱化处理。我倒希望舆论放开不去顾及这些问题。做记者的是有虚荣心的,他希望他的文章在社会上有反响,能够通过报道得到领导的重视,将一些腐败分子查处,但是现在看来非常难了,今天把他免掉,明天可能去其他地方继续当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