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也是竞争力的体现?


在17日开幕的2007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直言目前房价高的原因是由于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住房消费同我国城镇化进程是成正比的。他不同意时下的“房奴”一说。于是,有评论妙言,在广州当个“房奴”也并非易事。仔细想想的确如此,谁还不盼个有房,都笑话谁呀?
  

无独有偶,中国企业家论坛日前在深圳举行,任志强赞扬深圳的高房价,“真正的深圳人有几个没有房子的?认为房价高没有房子的都是外来人口,为什么外来人拼命到深圳来买高价房子?就是因为深圳有吸引力。城市的竞争力越强,房价就会越高,如果城市没有竞争力,房价就跌了。和深圳相比,大西北很多地方的房子6块钱一平米,在深圳买不起房的人会去买吗?”

 

我的确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深圳人,但全国人民都知道深圳是什么人如何把一个小鱼村打造成现在的现代化都市的。相比深圳,任先生眼中的大西北很多地方显然毫无竞争力可言,该着落后,该着受穷,该着倒霉了。放大了说,东京大概是世界房价最高的,所以东京理所应当的成为世界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世界人民都应该去东京买房。现时的美国由于次级房贷危机,房价下跌,美国佬应该正在失去竞争力,快成中国的大西北了吧。再有,刚刚过去的7月,银行开始收缩房贷,深圳的二手房交易立马一落千丈,这难道在说明深圳某种程度的竞争力丧失?

 

美国式的危机是否成为中国楼市的警示,那是政府和经济专家考虑的事,作为民众,如果让高房价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标志,那“房奴”的地位就高了,不知道任先生可否问问深圳“房奴”,他们竞争的幸福吗?也不知道任先生是否问过到深圳买房的港人,他们可都是在香港没有竞争力的家伙?

 

任先生高房价竞争力理论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以点带面,因为城市竞争力指标并非是商品越贵越好,而中国房价高所反映的竞争力,更非来自竞争,恰恰是来自垄断,拿着国家资源垄断经营也称竞争力,任先生未免狂妄,这种竞争力只能使民众负担更重,中国经济风险更大。

 

叫不叫“房奴”改变不了为高房价奋斗者的处境,高房价的城市竞争力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资本,很多人离开深圳不一定都是因为高房价,很多人涌入深圳也并非因为喜欢它的竞争力,富人可以过你的富裕生活,但别忘了是什么让你富的流油。大西北,就是住一分钱一平方的土窑,那也是中国的土地,那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