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
文:记者:李罡
“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丁磊
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提到网易,提到163,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朋友。自创立以来,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评选为中国十佳网站之首。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网易日平均页面浏览量已超过了7.02亿人次。2003年被“胡润”和《富布斯》纷纷评为中国大陆首富,就在这个竞争激烈,人人都虎视眈眈的互联网领域,他的创富速度在这个国家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在中国的富豪榜上也可以说是惟一的,这个年轻人就是网易创始人、首席架构设计师丁磊。
网易迅速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的创业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我们世界华商走近他,探求他成功的奥秘……
波折的分水岭
1971年10月,丁磊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喜欢无线电。1989年,丁磊进入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大学四年里,丁磊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思考。他基本上不去听课,又因为不得不做作业,所以他会很努力地去看老师上一堂讲的东西,很努力地去想老师想传达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快掌握了思考的技巧。后来接触Internet的时候,丁磊才知道思考的技巧对于他是多么重要,因为Internet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只有靠自己不断的思考、摸索和理解。
tsd?:_ 6B‑--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中国大悟论坛 版权所有 [http://www.dawubbs.com] --rmwd O rj毕业后,丁磊被分配到宁波市电信局工作,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工作模式和评价人的标准,同时感到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难尽其才的苦恼。两年后,丁磊毅然决定辞职,“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但是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将是人生成败的一个分水岭。”
1995年5月,他进入美国赛贝斯(中国)公司(Sybase)做技术支持工程师,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让丁磊觉得那简直是对创造性的压制。在Sybase工作一年后,丁磊萌发了和别人一起创立一家Internet公司的念头。在当时他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网用户。
离开Sybase后,丁磊开始与他人合作经营一家小公司,当时,除了投资方外,公司的技术都是他在做。一年后,公司与他当初的许多想法发生了背离,而且双方在很多理念上也无法达成一致,丁磊感到很灰心,他再次选择了离开。
1997年5月,丁磊创办网易。
刚成立时的网易是寒酸的,3个人,一间7平方米的房间,20万元的注册资金,据说,这笔创业基金还是丁磊当年写软件时积攒下来的。
最初的日子是艰难的,但丁磊是一个感情不善外露的人,创业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但从来没跟人说起过。从某种程度说,那段“苦中作乐”的日子,正是丁磊乐观和坚毅性格的体现,也成就了后来的“首富”。
以民族特色出奇制胜
提到163,很多人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几个数字的来历。当时丁磊认为免费电子邮箱要成功,一个容易记住的域名是前提。什么样的域名才好记?丁磊几乎天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有一天凌晨2点,丁磊突然想到可以用数字表示域名。拨163上网,在当时对于上网人是再熟悉不过的,幸好163.net和163.com这两个域名还没有被注册,他越想越得意,就又一口气注册了126.net、126.com、127.net、127.com 、188.net、188.com、166.net、166.com……对于此,丁磊很自豪:“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最简单的地方却是许多人所想不到的。”
网易的名字也不是随便取的,有着很深的寓意:丁磊的解释是,当时使用网络的人很少,而其中原因是网络太不适合中国人了,而网易要做的就是使上网变得容易些。
同时网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本土特色。丁磊本人一直在国内长大,创立网易就是要做一个中国的Internet公司,所以网易无论是它的取名还是Logo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网”是指互联网公司,“易”在《易经》中的解释是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穷尽一切变化;“易”的第二个寓意是,丁磊期盼将来有一天上网会变得非常轻松容易。
网易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信箱、虚拟社区等服务,网易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网易名副其实。
行业魁首“亲民体民”策略
网易第一个免费服务是它的个人主页。“因为我自己也是网民出身,觉得要吸引网民,一切要从网民的利益出发,首先在空间上就不能限制。我们能够吸引很多好的网民,就是因为我们的个人主页空间大的原因”丁磊说。这就是个人主页创办的初衷。
丁磊个人对互联网的热情非常高,经常出入网吧,实地接触网民,切实去了解网民的需求。1998年9月,网易改版,推出一个类似美国AOL的门户站点。
从早期的虚拟社区、个人主页发展到今天的聊天、游戏直至短信,一切业务都以网民的方便为前提,网易的业务模式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丁磊领导下的网易,依靠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技术优势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创造了若干第一:中国第一家提供中文全文搜索、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地、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虚拟社区,第一次网上新品拍卖,第一个中文个性化服务等等,并两次在中国最具权威性的CNNIC网站评比中被评为十佳网站之首,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
柳暗花明,乘势进取
令人惊喜的是,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纳斯达克就恢复了网易公司的股票交易。原因在于,除了网易的财务报表开始显露盈利迹象以外,纳斯达克市场自身在进行软着陆的调整也是重要原因。天时、地利、人和,悬空多时的“网易事件”峰回路转,网易财务风波安然无恙。这诚然是中国互联网业2002年开门红的头一桩大喜事。
网易复牌以后,首席架构官丁磊表现得很激动。“为了这一天我们一直在努力着,一方面是财务的透明化;另一方面是业务的多元化。现在我们终于成功恢复交易了,我的感受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总之网易的新时代开始了。”
首富的“辩证财富观”
丁磊已持有网易公司超过50%的股份,位居“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名,成为光芒四射的首富,但他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办公室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空间,和所有员工一样的桌椅,一些唱片,一台普通的桌面音响。“我对财富多少已经比较淡薄,我的心情不会随股价的涨跌而变化,特别是我个人不会让财富的多少影响到我未来的生活、工作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丁磊多次这样表达自己的财富观。
“不要太爱自己的某一家企业”是李嘉诚以及李氏家族的投资准绳之一。但是,在丁磊的眼里,似乎只有网易。丁磊毫无疑问是太爱网易,也太在乎网易了。而这种在乎的前提就是:不能太在意网易的股价和自己的身价。网易在业务上的成功才是丁磊的终极追求,金钱财富在丁磊的眼中只是“副产品”而已。
“我觉得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脑子里的东西,智慧才是最大的财富。”
把网易当成“责任”
当有人问到,你把网易当成儿子、情人还是工具时,丁磊选择了“责任”。他说:“当初创业只是想干自己的事,但面对一个庞大的企业,我想到的是责任。”丁磊对此的解读是:“我觉得网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不仅希望它成为一家商业公司,也希望他能为中国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丁磊像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守望者,也是网易的守护者,把网易从3人发展到拥有近300名员工并上市的知名互联网企业,为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丁磊对于互联网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和激情,对于网易而言更是如此”。孙德棣说这番话的时候没有经过太多的思索,这是网易方面以及投资人对丁磊最常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