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策划工作的完整理解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及营销的各种新观点中对“营销”给予了各式各样的说法,对于营销各要素组合及相互作用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并且都有成功的实践。
          一个企业的营销工作包含了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三项基本工作:产品的研发、销售、传播,这三项工作相互交叉融合又形成了几部分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图所示:
            产品研发: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消费者的需求(现实的及潜在的)。
           销售工作:缩短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的工作,包含销售管理、渠道控制、物流、客户等等。
           传播工作:让消费者接受品牌产品的工作,包含品牌建设、产品推广、消费引导等等。
          市场资讯: 产品研发工作与销售工作相融合的部分,主要是了解市场信息,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市场竞争要求,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未来市场机会等等。
           商品力强化: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称为商品,因为用来交换,所以必须设法让消费者接受,产品自身具备的让消费者接受的能力称之为商品力,这是产品的研发及传播 所共同要做的工作。          
            市场力的整合:将影响销售的各个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工作。传播是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销售是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传播与销售相结合部分的工作为市场力整合工作。 
          市场策划则是各部分的整合。
          现有很流行的一些理论及观点,比如“传播就是营销,营销就是传播”;“技术进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等等,是由于对这种工作范围的定义不同,对于不同的行业及企业其重点不同而已。
           对于市场策划工作,在很多的企业设有市场部,市场部的主要工作是上述三项基本工作中相交插结合的部分。市场部主要负责市场资讯、商品力的强化、市场力的整合三个方面的工作以及对合作广告公司的管理工作。
           市场总监主要负责市场部与产品研发及销售部门的沟通工作以及协助公司领导层制定营销战略规划。包括:企业所掌握的资源、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企业与机会,合理确定公司的目标并在资源与环境之间寻找一条最适合本公司的发展道路。
确定了营销战略之后,市场总监要围绕营销战略制定公司的年度销售目标、年度推广计划、营销成本分析、营销风险分析及确定时间表。
市场部的工作由市场部部长具体负责,各部门职责范围如下:
市场资讯系统:市场分析和预测,通过与销售人员的交流,了解市场信息;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过程,预测未来的市场机会。
  营销策划系统:以商品力的强化为中心,包括分析本公司产品的优、劣势,分析消费者的需求,确定潜在市场和细分市场,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概念的确定、产品的表现能以及与产、研进行沟通,确定新产品上市计划。
  执行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市场力的整合包括各自分管计划部分的执行与管理;渠道推广和广告、促销;制定本公司的广告策略及新产品上市的广告和促销策略;制定和实施公司的大型公关活动等;确定价格策略;制定新产品上市时的价格策略及价格促销的策略。
  传播策划系统:通常由专业的广告公司来做,由市场部来挑选和管理广告代理公司。
            对市场策划工作的完整理解应该是:一个由市场总监负责的系统,它包含了一个从消费者的需求到实现的整个过程。
第二部分:对于产品推广工作的认识
           传统的营销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根据其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来确定市场竞争策略。一个企业按其在行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确定其地位,占据40%或以上,或占有率第一的企业是行业的领导者,份额稍低紧跟其后的是挑战者,再低的是跟随者,最低的是补缺者。领导者的策略要扩大市场、保护份额;挑战者要选择性进攻;跟随者要进行跟进或超越等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技术不断出现,出现了一些难以区分的行业,很多新产品的出现不是同竞争者进行竞争而是同其替代品进行竞争,难以用行业的标准来确定竞争策略。并且,随着市场的极大化细分,企业的身份难以确定,行业的领导者可能在某个细分市场或某个区域市场上仅仅是跟随者,因此也难以根据其身份来确定策略。
            企业是以提供某种需求的满足来取得回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产品是满足某种需求的载体。企业向市场提供某种产品,必须考虑两个因素:目标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此市场内竞争者的进入程度。根据这两个因素确定产品的位置和作用,并以确定其市场策略。按其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将产品分为以下四类:
          概念产品:产品自身有一定的特性,目标消费者经引导后能接受并且具有市场发展潜力,但是当前的状态是消费者认知度弱即消费者还未接受,同时竞争者进入度弱即没有直接竞争者。
          对这类产品通常采用的市场策略是引导消费者的需求,采用一种“危机-概念-产品”的方式引导消费观念。通过宣传危机导出消费需求,通过概念导入解决危机的方式,再推出能解 决问题的产品。
            对竞争者可采用如下措施:1、限制进入,独享市场  ;2、诱导加入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开发市场  ;3、诱导加入并支持发展,靠为其提供技术生存。
          跟随产品:消费者的认知度弱,但由于竞争者的进入度强,竞争者采取的措施是正在大力的宣传引导,消费者的认知度正在迅速提高,市场正有不断的扩大。
          企业的策略可以是1、超越性跟随――加大投入超越竞争对手成为此领域内的引导者或者选择区域重点投入成为某一区域的引导者  ;2、贴近性跟随――借用竞争者的宣传用很少的投入; 3、差异性跟随――改变传播方式或增加新的歧异点。
            挑战产品:竞争进入度强消费者接受度强,即竞争者在某一领域内做的很成熟,并且消费者已经接受,此时要从别人手里抢消费者。
          企业采取的措施:1、低成本领先――运用低价格向消费者提供同等产品(价格挑战); 2、攻击对手的弱项――产品性能战胜对手(性能挑战); 3、差异挑战――做出产品的差异。
          紧缺产品:消费者的接受度强而竞争者的进入度低即消费者非常接受而没有竞争者的进入的产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很少有这样的产品,或者由于政府力量等原因,存在这样的产品 ,通常也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营销。
          在很多特殊条件下存在这样的产品(特别时机),很多企业非常善于寻找并把握这样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能控制某种资源防止竞争者进入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在一个企业的产品线中,存在多种类型的产品,企业应该根据其类型以及这块市场的发展潜力确定其市场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