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们 更 需 要 爱 国 主 义
──简评《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
最近几年,在知识界,自由主义已经取得了社会人文领域的话语优势地位,其代言人已经在学术圈及民间社会中确立了新的人文精英形象,大规模占据了官方话语渠道之外的媒介平台,赢得了社会人文话语的霸权。
也正是在这个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的大潮中,在唯美国是尊,唯西方民主是尊的喧嚣中,中国的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尽管这声音很微弱,且常常遭到围攻。这种声音以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二书的出版为标志,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正如《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的作者刘康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讲:“中国人觉醒了――我说中国人觉醒了,主要是说中国青年知识界觉醒了。”
但是,这种微弱的声音遭到了自由主义的批判,于是就有了“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大帽子向这群呐喊者头上扣去。他们是想当“孙子”的人,却不让别人讲爱国。“一讲国家利益,他就说你不爱人民;一讲反霸权,他就说你留恋‘冷战’。”(《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编者的话)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1999年5月8日,美国用五枚导弹激怒了12亿中国人民,也为这场爱国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作了总结。
早就有人说,1999年要发生大事,因为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是“五四”80周年及“六四”10周年,国内的自由主义者和国外的民运分子早就准备好要借机大闹一番。但美国的导弹终结了自由主义者的迷梦。
从此,中国人又多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五八”。
但是,“由于有国际资本的支持和鼓励,我国那些世界主义者沉默几个月后,又开始出来说话了。他们按美国霸权主义的宣传口径,硬说美国发射五枚导弹袭击我国使馆是‘误炸’,是‘偶然事件’,污蔑我国那100万去美英使领馆抗议的大学生是‘群氓’,是‘义和团行为’,是‘反对开放政策’。”(《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前言)而有“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之称的李慎之先生的一篇《风雨苍黄五十年--国庆夜独语》将这种论调推向了顶点。
中国历史上就不缺少“汉奸”、“卖国贼”,但更多的是爱国志士。诚如《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的作者之一房宁所说:“如果在有些世界主义者看来爱国是个罪名的话,那就请历史审判我们好啦。”(《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编者的话)
“‘落后就要挨打’不假,但是,什么是‘落后’?我以为:比物质落后更可怕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矮化,导致的弱势,是比单纯经济落后更难克服的整体性的文化落后”。(房宁)
我们不是不要民主、自由这些人类憧憬的美好事物,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而不是什么自由主义或世界主义。
所以,我向朋友们推荐这本《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同时,我以喻权域先生在该书前言中写的一段话作为我的文章的结尾:“这本书可能存在疏漏不足之处,甚至有某些缺点错误。但是,比起‘世界主义者’们发表的那些信口开河,只有论点没有论据的‘著作’来,这本书的分量要重得多。”
二000年十月十七日
=========
这是篇旧文,是9.11事件后国内学界部分人的声音使我又把她翻了出来.
200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