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的猪肉到方便面等物价“涨势忧人”,各价格主管部门为此也立马出台一些政策,严防哄抬物价,以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
当然,作为国家重权部门的发展改革委也没有闲着,它同样也发出强硬的表示:“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
对发展改革委发出这样一种强硬的表示笔者是赞同的,因为物价的大幅上涨毕竟影响到全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对哄抬物价这样的违法乱纪分子当然要严惩不贷的。
不过笔者对发展改革委这种“强硬表示”,心中有点怀疑,怀疑发展改革委有点“偏心”。
其实,人们也清楚,当前国内的物价上涨,不仅仅是食品类的,房价更是“涨势忧人”的。就拿深圳房价来说吧,2007年1~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10.2%、9.9%、10.7%、11.3%、12.3%、15.9%,累计涨幅高达70.3%,月均涨幅达11.7%,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前列。这样的房价,试问深圳有多少人能买得起的?深圳的住房需求量难道真的有那么大?真的有那么多的人在投资房产吗?如果不是,那深圳的房价又是如何涨上去的呢?
深圳有位房地产开发商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深圳的房价之所以涨得那么快,涨得那么高,“绝招”之一就是用“捂盘惜售”的方法来人为地减少房源,抬高房价。
当然,面对这样“涨势忧人”的房价,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是没有等闲视之的。6月份,发展改革委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八个部委到深圳去摸查房价快速上涨的“真正原因”。可是,八部委摸查了一个多月,到现在还没摸到深圳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而深圳的房价就在这样的摸查中,半年来都涨了70%多了。难怪任志强大声叫喊说:“没买房的人都亏了,北京房价还要继续涨”。
可房价的暴涨,人们都知道是开发商“捂盘惜售”出来的,而发展改革委等却摸查不出原因来?这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行为,怎么着也是让人感到纳闷的?
大家想想便知,既然房价暴涨是开发商“捂盘”涨出来的,食品暴涨是食品商们哄抬起来的,然而,同样都是一个“暴涨”,同样都是“祸国殃民”之举,发展改革委对房子的暴涨与对食品的暴涨,在处理方法上,为何会如此截然不同的呢?
对房子的“暴涨”发展改革委只是与八部委去“摸查”,其结果也是在房价的暴涨声中“销声匿迹”了;而对食品的“暴涨”,发展改革委的表示却是非常强硬的,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
人们不禁要问?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发展改革委会对开发商和食品商不能一视同仁,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的呢?
以笔者的愚见,应当有以下三种“不同情况”。
第一、开发商都是大款,而食品商都是些小款。即使食品商有钱,但与开发商相比,那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二,开发商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是要经过发展改革委这关的,所以,从项目的设立到审批,开发商都要与发展改革委的领导打交道的。平日里,他们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不知道谁啊。再说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有形资产”,如高楼大厦之类的既是开发商的杰作,又是政府领导们的政绩。就这一点,在治国理政中谁重谁轻,一看便知。而食品商呢?食品虽然是好吃,但吃到肚子里都变样了,那能与高楼大厦相比呢?再说,食品商卖食品,又不是什么工程项目,与发展改革委的领导八辈子也见不到一面。一句话,没有来往自然也就没有交情了。
第三,开发商是“小部分”的,而食品商那是“大面积”的。说通俗一点,开发商都是有钱的“上层人物”,现在连一些政府领导都要去“榜”的大款开发商,自然是物以稀为贵的了。而食品商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在中国食品行业上做生意的这些人,少说也有几千万人吧。所以,那么多的食品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这样不值钱的食品商,也想用哄抬物价来谋取暴利,那怎能不遭到严惩的呢?
当然,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哄抬物价的食品商进行严厉打击,那是对的,笔者是举手赞成的。但笔者想问的是,发展改革委何时对那些用“捂盘惜售”来哄抬房价的开发商,也定个乱涨房价的罪名?对他们也进行严厉打击,也来个从快从重处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国内房价可要大降了,全国人民一定会拍手称快的。这不也是国之幸事吗?
龚玉环
2007年8月7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cj/hgjj/news/2007/08-06/995566.shtml
当然,作为国家重权部门的发展改革委也没有闲着,它同样也发出强硬的表示:“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
对发展改革委发出这样一种强硬的表示笔者是赞同的,因为物价的大幅上涨毕竟影响到全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对哄抬物价这样的违法乱纪分子当然要严惩不贷的。
不过笔者对发展改革委这种“强硬表示”,心中有点怀疑,怀疑发展改革委有点“偏心”。
其实,人们也清楚,当前国内的物价上涨,不仅仅是食品类的,房价更是“涨势忧人”的。就拿深圳房价来说吧,2007年1~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10.2%、9.9%、10.7%、11.3%、12.3%、15.9%,累计涨幅高达70.3%,月均涨幅达11.7%,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前列。这样的房价,试问深圳有多少人能买得起的?深圳的住房需求量难道真的有那么大?真的有那么多的人在投资房产吗?如果不是,那深圳的房价又是如何涨上去的呢?
深圳有位房地产开发商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深圳的房价之所以涨得那么快,涨得那么高,“绝招”之一就是用“捂盘惜售”的方法来人为地减少房源,抬高房价。
当然,面对这样“涨势忧人”的房价,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是没有等闲视之的。6月份,发展改革委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八个部委到深圳去摸查房价快速上涨的“真正原因”。可是,八部委摸查了一个多月,到现在还没摸到深圳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而深圳的房价就在这样的摸查中,半年来都涨了70%多了。难怪任志强大声叫喊说:“没买房的人都亏了,北京房价还要继续涨”。
可房价的暴涨,人们都知道是开发商“捂盘惜售”出来的,而发展改革委等却摸查不出原因来?这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行为,怎么着也是让人感到纳闷的?
大家想想便知,既然房价暴涨是开发商“捂盘”涨出来的,食品暴涨是食品商们哄抬起来的,然而,同样都是一个“暴涨”,同样都是“祸国殃民”之举,发展改革委对房子的暴涨与对食品的暴涨,在处理方法上,为何会如此截然不同的呢?
对房子的“暴涨”发展改革委只是与八部委去“摸查”,其结果也是在房价的暴涨声中“销声匿迹”了;而对食品的“暴涨”,发展改革委的表示却是非常强硬的,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
人们不禁要问?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发展改革委会对开发商和食品商不能一视同仁,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的呢?
以笔者的愚见,应当有以下三种“不同情况”。
第一、开发商都是大款,而食品商都是些小款。即使食品商有钱,但与开发商相比,那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二,开发商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是要经过发展改革委这关的,所以,从项目的设立到审批,开发商都要与发展改革委的领导打交道的。平日里,他们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不知道谁啊。再说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有形资产”,如高楼大厦之类的既是开发商的杰作,又是政府领导们的政绩。就这一点,在治国理政中谁重谁轻,一看便知。而食品商呢?食品虽然是好吃,但吃到肚子里都变样了,那能与高楼大厦相比呢?再说,食品商卖食品,又不是什么工程项目,与发展改革委的领导八辈子也见不到一面。一句话,没有来往自然也就没有交情了。
第三,开发商是“小部分”的,而食品商那是“大面积”的。说通俗一点,开发商都是有钱的“上层人物”,现在连一些政府领导都要去“榜”的大款开发商,自然是物以稀为贵的了。而食品商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在中国食品行业上做生意的这些人,少说也有几千万人吧。所以,那么多的食品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这样不值钱的食品商,也想用哄抬物价来谋取暴利,那怎能不遭到严惩的呢?
当然,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哄抬物价的食品商进行严厉打击,那是对的,笔者是举手赞成的。但笔者想问的是,发展改革委何时对那些用“捂盘惜售”来哄抬房价的开发商,也定个乱涨房价的罪名?对他们也进行严厉打击,也来个从快从重处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国内房价可要大降了,全国人民一定会拍手称快的。这不也是国之幸事吗?
龚玉环
2007年8月7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cj/hgjj/news/2007/08-06/9955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