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看了笔者起的这个文章题目一定感到非常奇怪吧,也许有人会问什么利剑刺向“孪兄”?这是啥意思啊,这与反腐败有什么关系呢?为何又会成为反腐的亮点呢?
其实,如果读者朋友曾读过笔者博文的,一定会有影像的。因为在前些日,笔者曾写过一篇在《人民网》强国博客里发表的《山东齐河与河北青龙两县委书记是“孪生兄弟”?》的博文。此文曾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阅读。在文中笔者曾把两位头脑里没有《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的县委书记称作是“孪生兄弟”。故今日笔者文题中的“孪兄”就是特指头脑里没有《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的县委书记。
自媒体报道了《违规安排283名官员河北青龙县原县委书记被撤职》后,今日的《人民网》上又报道了《陕西靖边县四条措施解决超编已摘掉200顶官帽》的消息,这是一条非常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据报道中介绍,该县原有各级领导干部1046人,新一届领导班子采取分流、划线、换届和撤销违规机构等措施,彻底为党政机构“消肿”,共摘掉200顶“超编官帽”。
那靖边县这些“超编官帽”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靖边县之所以超编那么多的官帽,都是由于上一届县委主要领导县委书记马乐斌、县长尤鹤洲对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把关不严造成的,这是靖边县乡镇领导严重超编、县直部门领导超编的最主要原因。
而这个县委书记马乐斌、县长尤鹤洲可以说都是河北青龙县委书记高东辉的“孪兄”啊。他们为人谋“官帽”的手法也许不尽相同,但在他们头脑中漠视《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思维是不差毫厘的。
在2006年靖边县乡镇换届时,按规定乡镇党政领导职数不得超过6人,党委副书记最多设2名,其中一人兼任乡镇长,一人兼任纪委书记,副乡镇长最多能设2名。但是,时任县委书记的马乐斌、县长尤鹤洲则未能严格执行乡镇领导编制职数,致使乡镇领导严重超编。全县超职数配备乡镇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72名,副乡镇长35名,共计107名。全县县级机关直属部门、群众团体组织、直属事业单位共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25人,编制领导职数136名,超编89名(含兼职71名)。
另外,靖边县未向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申请,就违规设立重点项目办、旅游局、铁路办3个机构,超编11顶“官帽”。
当然像高东辉这样漠视《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的“孪兄”马乐斌、尤鹤洲是不是会有好下场的。
2006年7月11日,针对靖边县超设机构、超配领导、超编进人等问题,榆林市纪检委、组织部、编办召开警示训诫会议,对靖边县上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委组织部、编办、人劳局、财政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警示训诫谈话。警示训诫主要对象是原靖边县委书记马乐斌和原县长尤鹤洲。据靖边县委组织部一工作人员介绍,当时马乐斌已被免去靖边县委书记一职。
从这些治“超编”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此次借对基层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的“核编”之机,把反腐败的利剑直刺手握“编制”大权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斩断那些违规安排干部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们的腐败之手,让那些已伸出腐败之手的贪官们“原形毕露”。这是一次肃清官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大行动,是快人心之举。
当然,人民群众也更会为党中央彻底铲除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违规用人的“土壤”,建立健全严格依法用人的制度而拍手称快的。
写到这里,也许人们不禁会问?像高东辉、马乐斌、尤鹤洲这些“孪兄”的纷纷落马彰显了什么呢?
其实,回答是很简单的。我们从党中央2006年反腐败的力度和成果中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一年里的反腐败的一个新亮点。
龚玉环
其实,如果读者朋友曾读过笔者博文的,一定会有影像的。因为在前些日,笔者曾写过一篇在《人民网》强国博客里发表的《山东齐河与河北青龙两县委书记是“孪生兄弟”?》的博文。此文曾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阅读。在文中笔者曾把两位头脑里没有《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的县委书记称作是“孪生兄弟”。故今日笔者文题中的“孪兄”就是特指头脑里没有《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的县委书记。
自媒体报道了《违规安排283名官员河北青龙县原县委书记被撤职》后,今日的《人民网》上又报道了《陕西靖边县四条措施解决超编已摘掉200顶官帽》的消息,这是一条非常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据报道中介绍,该县原有各级领导干部1046人,新一届领导班子采取分流、划线、换届和撤销违规机构等措施,彻底为党政机构“消肿”,共摘掉200顶“超编官帽”。
那靖边县这些“超编官帽”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靖边县之所以超编那么多的官帽,都是由于上一届县委主要领导县委书记马乐斌、县长尤鹤洲对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把关不严造成的,这是靖边县乡镇领导严重超编、县直部门领导超编的最主要原因。
而这个县委书记马乐斌、县长尤鹤洲可以说都是河北青龙县委书记高东辉的“孪兄”啊。他们为人谋“官帽”的手法也许不尽相同,但在他们头脑中漠视《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思维是不差毫厘的。
在2006年靖边县乡镇换届时,按规定乡镇党政领导职数不得超过6人,党委副书记最多设2名,其中一人兼任乡镇长,一人兼任纪委书记,副乡镇长最多能设2名。但是,时任县委书记的马乐斌、县长尤鹤洲则未能严格执行乡镇领导编制职数,致使乡镇领导严重超编。全县超职数配备乡镇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72名,副乡镇长35名,共计107名。全县县级机关直属部门、群众团体组织、直属事业单位共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25人,编制领导职数136名,超编89名(含兼职71名)。
另外,靖边县未向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申请,就违规设立重点项目办、旅游局、铁路办3个机构,超编11顶“官帽”。
当然像高东辉这样漠视《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法》的“孪兄”马乐斌、尤鹤洲是不是会有好下场的。
2006年7月11日,针对靖边县超设机构、超配领导、超编进人等问题,榆林市纪检委、组织部、编办召开警示训诫会议,对靖边县上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委组织部、编办、人劳局、财政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警示训诫谈话。警示训诫主要对象是原靖边县委书记马乐斌和原县长尤鹤洲。据靖边县委组织部一工作人员介绍,当时马乐斌已被免去靖边县委书记一职。
从这些治“超编”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此次借对基层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的“核编”之机,把反腐败的利剑直刺手握“编制”大权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斩断那些违规安排干部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们的腐败之手,让那些已伸出腐败之手的贪官们“原形毕露”。这是一次肃清官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大行动,是快人心之举。
当然,人民群众也更会为党中央彻底铲除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违规用人的“土壤”,建立健全严格依法用人的制度而拍手称快的。
写到这里,也许人们不禁会问?像高东辉、马乐斌、尤鹤洲这些“孪兄”的纷纷落马彰显了什么呢?
其实,回答是很简单的。我们从党中央2006年反腐败的力度和成果中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一年里的反腐败的一个新亮点。
龚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