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是一种生活态度


银行卡走入平常百姓的钱包,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人均持卡量也在逐步上升,持卡消费也开始被大众所认同。截止2006年底,国内银行卡数量达到了11亿张,交易额突破60万亿元,但是在60万亿的交易额中,刷卡消费金额仅为1.6万亿元,占总交易金额的3%,卡均交易额仅为1500元,其它交易金额均为存取款或转账业务。尽管持卡消费的总金额有了很大提高,但比起美国和欧洲还是有很大差距。

目前国内联网POS已经超过100万台,除了一些大型商业机构外,有些中小店铺都已经布设了POS设备,刷卡消费已经变的越来越便利。然而刷卡消费比例少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很多持卡人没有刷卡消费习惯,以为只有在大宗消费时才用卡,而到了日常小额消费时就忽视了;还有一些人对卡的概念非常模糊,有的人申请了信用卡,却从来不用或很少用,他们的理由是用卡环境不好、银行服务差等原因;还有的人不愿用卡,理由是这辈子从没借过别人的钱用,不愿意“透支”。那些储蓄卡多数就被作为卡式存折使用了。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的确有用卡环境建设不理想、银行服务差等因素,阻碍了很多持卡人用卡的热情,但是卡真的很难“刷”吗?

银行卡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一种变革,从它诞生后没多少年,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银行也将其作为金融业务中重要的金融产品,银行卡甚至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是银行卡最根本的作用,是它不仅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传统的消费支付手段,信用卡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人们的一种消费观念,把“信用”引入到个人消费行为之中。

我们都知道,货币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过程中诞生后,经历了贝壳、金属、纸币等一系列币材的演变,每一次的变革,都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银行卡作为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后,成为了商品交换过程中新兴的,也是重要的支付工具。人类生活离不开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又离不开支付工具,支付工具又是以货币为代表,而信用卡是一种“特殊”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银行卡将像纸币、硬币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使用银行卡就如同使用纸币、硬币一样成为极其普遍的支付方式。

手机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话,汽车的基本功能是代步,电视的基本功能是视听,电脑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处理,可是从现在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产品都不约而同地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功能、外观、效果等等方面都不再停留于这些基本功能之中,它们都在不停地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手机向多功能化发展,汽车向驾乘舒适、操作便捷发展,电视、电脑更是形彩各异,它们的基本功能都似乎不再被消费者所关注,没有人会考虑手机是否能接听电话,汽车能否可以开动,电脑能否为人们提供信息处理等功能,而更多地考虑手机的外观是否漂亮、功能是否齐全多样,汽车的驾乘是否舒适,电脑是否带有更多娱乐性等。

而银行卡作为一种消费的支付工具,恰恰也可以算作是其中的一分子,可是为什么人们可以接受其它产品的创新求异,却无法接受对传统纸币、硬币等支付工具的变革呢?

银行卡丰富多彩的卡片设计,甚至可以为持卡人进行个性化设计。卡片形状各异,有mini卡、刀片卡,还有组合卡等等。从功能上看,卡片的优势就更加突出了。各式各样的联名卡,已经涉及了商务旅行、娱乐休闲、特众人群等社会方方面面的服务。商务人士可以用一张“商旅”卡,在网上一点或打一个电话,通过一张卡片就完成了机票、宾馆、旅游预订的一条龙服务,银行还要为持卡人赠送一份航空保险;女士们可以申请一张“女士”卡,可以享受到银行为女士持卡消费提供的优惠服务,有的银行还赠送女士健康保险;有车一族可以申请一张“汽车卡”,可以享受到银行为持卡人的座驾在维修保养保险等方面的消费提供的服务;银行还根据持卡人消费能力,发行了白金卡、金卡、普卡,目的就是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提供分众的客户服务。用卡还能享受到银行提供的消费积分兑换礼品服务,分期付款消费服务,免息还款服务,最低还款额还款服务,银行财务规划。。。。。,这都是纸币、硬币等法定货币所无法比拟的,卡片的功能被逐渐开发和增加。

银行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的消费手段,之所以很多人没有刷卡消费,是因为他们的在用卡消费的思想还远没有完全达到一种时尚意识的境地中。我们每一位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追求时尚、流行、新奇,甚至是猎奇,他们也会去尝试、去亲身体验新事物,有的人还非常崇拜美国式的西方生活,可是恰恰在使用信用卡这种在美国已经非常普及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意识的产品时,露出其“叶公好龙”的本来面目。

银行卡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用与不用并不能影响我们生活的继续,但是用卡却反映出一个社会、一个人是否真的能抛弃自己心中的桎梏,和落后陈腐的思想。刷卡消费是一种支付方式,它不应该再需要理由,因为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