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ThinkPad遗弃IBM的健忘药


  文/磐石之心

  2007年8月1日,联想ThinkPad典藏版全球仅限量发行5000台,国内售价为5万元人民币。此前在《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中,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于明阳认为“联想的高价笔记本能否成功,关键是看它的性价比。”而另一位所谓的专家则表示“把笔记本当奢侈品卖,把实用大于收藏的产品推向天价、小众,而脱离80%的大众市场,只能证明联想的浮躁,这不能称之为营销与炒作上的成功。”

  对于这些看法,笔者无法认同。联想自2005年收购了IBM以来,盈利状况就一直堪忧。2007年第一季度,利润提高11.8倍,杨元庆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挺直腰杆说“并购IBM成功了!”在发布盈利财报之极,发布5万元天价笔记本,到底意义何在?

  5万笔记本并非为了出售

  自收购IBM电脑业务以来,联想一直活在IBM的阴影之下。而且收购了IBM电脑业务之后,IBM在2007年抛掉了联想的部分股票,似乎也在和联想疏远距离。收购IBM,最大的资产是技术、工厂、用户等有形资产,也包括ThinkPad高端笔记本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但是联想要的是ThinkPad而不是带有IBM的ThinkPad,联想不愿将自己的广告费为别人打名气,这着实有点冤。

  在《ThinkPad的IBM情节》一文中,笔者曾表示,联想如果不顾用户感受而简单的将IBM标志从ThinkPad旁边去掉,是不明智的,联想需要一个刺激性的事件,平缓的去掉IBM标志。现在5万元天价笔记本问世了,这就是一款没有IBM标志的LenovoThinkPad。

  因此,笔者分析联想推5万元天价笔记本,并非简单的为了出售获利,而更是为了制造事件,让所有的人都关注联想ThinkPad,让媒体热炒联想ThinkPad,杨元庆肯定考虑到5万的高价会遭遇质疑,只要有声音就达到了目的,无论这是赞扬还是批评。联想要的不是天价笔记本的销量,甚至为“阻止”其销量而设置了门槛,这不仅仅是5万元的天价,还包括只能从ThinkPad官方网站订购,并由专人送上门安装,这似乎是提高了服务质量,其实是设置了天价笔记本普及的门槛。而且让更多的人浏览ThinkPad的官方网站,让更多的人知道ThinkPad没有IBM标志了,而且看起来很不错。

  因此,“天价笔记本能否热销需要看性价比”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5万元天价笔记本要的不是销量而是声音。

  忘记IBM的“健忘药”

  在《ThinkPad的IBM情节》一文中,笔者曾经解释了品牌的含义:品牌不是简单的字幕和图标,是像人一样有思想和灵魂,能够感染消费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无限的想像。

  IBM品牌已经能够给人以科技感的想像,这是品牌塑造的伟大成功,但是Lenovo不可能永远活在IBM的阴影之下,毕竟IBM联想的使用权只有5年。为了国际化,Lenovo必须要实现品牌由理性向感性的转变。已经走出中国的联想,迫切的需要这种转变。

  而5万元天价笔记本作为一个营销事件来讲,是成功的,也并非联想的浮躁,而是帮助用户忘记IBM的“健忘药”。联想就是要让人们慢慢的淡忘ThinkPad上的IBM取而代之的是Lenovo。笔者个人认为,5万元天价笔记本仅仅是联想要彻底抛弃IBM标志的第一步,之后还会有更多的营销事件来支持联想放弃IBM。支持联想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从理性走向感性。

  其实,5万元天价笔记本不仅仅配置超群,而且周到、特别、个性、专一的服务更加为Lenovo取代IBM打下基础。任何品牌都不是基业长青的,都需要细心的呵护。IBM曾经依靠卓越的品质和服务,在电脑用户心中形成高端品牌形象。但是这个形象是有保质期的,当IBM对电脑用户不再关注,不再细心的时候,这一品牌慢慢的就会被遗忘,而Lenovo要做的是加速消费者的遗忘,5万元笔记本打出服务牌,也是为了制造这种遗忘IBM的氛围。

  最后,笔者预测,在奥运会之际,联想还会制造出更加轰动的事件来帮助用户遗忘IBM,让ThinkPad旁边的Lenovo更加理所当然。(磐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