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
分布和竞争策略——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的案例研究
谢伟
摘录:
关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发展问题, 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较多研究者的关注( 欧阳桃花,
2003; 毛蕴诗、欧阳桃花等, 2004; 路风、慕玲, 2003; 康荣平、柯银斌, 2001) 。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两种非常有意思但现有理论尚不能够解释的现象。
现象1: 对于中国企业的创新, 目前国外媒体和学者多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较高, 中国在
科技发展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例如2004 年5 月3 日,《纽约时报》发表专文认为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将成为科技强国。Fei ( 2004) 和Sigurdson(2004)指出了中国科技能力的增长及其对跨国公司的威胁。但与此同时, 国内的媒体和学术研究的主流观点却是中国企业缺乏创新, 科技能力较弱。目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到底哪一种更客观呢?
现象2: 近年来, 中国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一些企业如联想和华为在个人电脑和程控交换机等一般被认为是高科技的行业,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联想收购了IBM的PC 事业部, 华为在国外市场也屡有斩获。但是, 我国企业却在通常被认为不是高科技的行业所实现的绩效没有达到大众的预期。例如, 1995 年起国内就出现了“挑战洋快餐”浪潮, 但结果是雄心勃勃的本土快餐企业无不铩羽而归。1996 年3 月, 曾因在王府井开设北京分店, 向当今世界快餐霸主麦当劳公开挑战, 从而风光一时的红高粱快餐连锁店目前已雄风不再。相反, 包括日本的吉野家等在内的“洋快餐”品牌在中国却不断地攻城掠地。同样的事例还有, 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低技术行业的家具制造业, 目前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的是来自欧洲的宜家( IKEA) , 而不是国内企业。
国外学者评价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时, 多强调其在外围创新领域表现活跃。国外学者在评估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时, 一般采用了专利数量指标来测度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但事实是, 中国企业所获得授权专利中, 大部分是外观设计专利。国外学者在评估中国企业创新时, 没有考虑“不同专利种类, 其经济和技术显著性是不一致的”这一事实。而目前国内学者和媒体称国内企业缺乏创新时, 多指其缺乏核心创新和系统创新。在这方面显著的表现是,国内媒体经常指出的是, 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落后( 对应于本文的核心创新) , 或在建立自有技术标准领域建树不多( 对应于本文的系统创新) 。国内
学者和媒体在批评国内企业时, 没有注意到“国内企业在外围创新领域的表现极为活跃”这一现实。如表7 所示, 在国内市场迅速增长且需求结构多层次、开放的价值链结构和独立技术供应商出现的条件下, 国内企业尽管在系统创新和核心创新能力方面尚有所欠缺, 但活跃的外围创新为其成功的进入、崛起和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内企业外围创新的3 个重要特点是:
第一, 开阔的视野。企业不盲目追求完全的国产化, 相反企业却注重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搜索。全球采购具有竞争力的零部件, 会降低企业的附加值创造范围, 但却是企业取得初期的市场地位所必须的。
第二, 下游集成能力(downstream integration capability)。国内企业尽管不掌握创新所涉及的所有技术, 但是他们却具有相当的下游集成能力, 包括分析、评价采购部件, 及将其整合起来的系统能力,从而能够将采购到的零部件装配成在本土, 即使与跨国公司产品相比, 也在某些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三, 市场能力。企业具有识别当地市场需求并将其成功表达为产品技术性能和特色的能力, 从而能够创新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 最终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取得部分竞争优势。
(二)如何从产品结构演化的角度来量度中国
企业的竞争绩效
针对中国企业竞争绩效的一个有意思现象即它们在电脑、程控交换机等传统上被称为高技术的行业, 表现良好。但却在一些传统上被定义为低技术的行业如饮料、家具和快餐业, 所实现的绩效却没有达到大众的预期。这是因为, 在激光视盘机、电脑和程控交换机等高技术行业, 具有有利于中国当地企业进入的3个条件: 价值链的可分性、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和迅速增长且表现为多消费层次的国内市场。在此条件下, 国内企业能够充分地将其两个潜在的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低和当地市场知识掌握, 转化为显在的优势。
相反, 在一些传统上被定义为低技术的行业如饮料、家具和快餐业, 尽管国内市场增长很快, 但是由于价值链缺乏可分性同时也没有出现足够数量的富有竞争力的独立技术供应商, 国内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两大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低和当地市场知识掌握优势。
在这些所谓的低技术行业, 产品并不具有模块化的特点, 同时跨国公司的优势体现在产品制造的多个环节, 当地企业难以寻找到竞争所需的“突破口”。例如家具制造不是一个高技术行业, 但宜家公司将产品的设计、生产、供应及营销进行了完美的搭配, 其竞争优势并不体现在价值链的一个或两个环节, 这种难以分解的价值链结构有效地阻止了当地企业的进攻。宜家的竞争优势体现在顾客可自已装配、自己拆卸、目录销售、产品运输方便、标准化组合家具设计、品种多、低成本生产和顾客自选及质量一致性等价值链的多个环节。我国当地企业也许可以模仿其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 但在短期内难以模仿其全部环节及其集成机制。将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活动做好, 并且进行有效集成, 是这些所谓低技术行业领先者的竞争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