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投资?还是投机?


  最近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有人回答说“投机成功了就是投资,失败了就是投机”。眼下房价疯涨,通货膨胀有所抬头,社保尚不完善,人们往往最关心的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到最多的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股市的疯狂了。大批的存款从银行流入股市,一些人赚了,一些人赚了又赔了,还有一些人净赔不赚。不少人患上了“炒股综合症”,出现轻度焦虑、心慌甚至失眠的症状,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股民不懂股市投资,只是盲目跟风,到处打探消息。另外,他们的心态也不够成熟,投机心理偏重,一心只想着赚快钱,有些人更是投入全部积蓄,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在通货膨胀威胁、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之下,普通老百姓为自己的生活担忧可以理解。现在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仅为3.06%,扣除20%的利息税之后,相对于3%甚至更快的物价涨幅而言,居民储蓄搁在银行确实是在不断贬值、遭遇损失。那么老百姓应该如何投资以分散风险,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呢?

  首先要选择一些风险较低、价值稳定的资产进行长期投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方面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威胁我们不得不进行投资,另外一方面由于当前资产价格如股市、房产等快速上涨,从而使盲目持有资产同样也面临不小的风险。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我们应当持有一些风险较低、价值相对稳定的资产。从安全性来看,首选黄金,其次为基金、房产等。

  其次是要进行组合投资,但把握好各类资产的比例,从而起到最佳的组合效果。投资组合是指为求投资绩效或安全,将各种不同性质种类的资产加以组合。最好现金存款、股票基金、房产、黄金等都有若干,如何配置依个人需求而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资产整体的安全性高,风险小,收益较为稳定。

  最近一段时间持续高涨的全民炒股浪潮,似乎已经让投资者们忘记了还有黄金这个投资品种。但事实上,买金是一种让资产保值增值最好的手段。特别在现下,股市风险已经显现出来,而金价又处于短期的相对低点,我们在投资中遵循“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就更显得尤为重要,而根据国际化平衡资产风险的惯例——投资者应该将资金中的20%换成黄金。从中长期来看,当前美元贬值以及石油、铜、铝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都是利好黄金的消息。通常金价同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比价关系,按照该比价计算,当前的金价是被低估的。投资黄金是正确的。

  目前可供投资者选择的理财产品琳琅满目,人民币理财产品、保险、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一应俱全,令人眼花缭乱,不知选什么好。加上不同的理财产品分属不同的营销机构,理财师的指导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给投资者挑选理财产品带来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在哪里买比较合适?买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才适合自己?寻找哪些理财师进行指导最为可靠?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投资者云里雾里,一时不知从哪儿下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成熟而理性的投资者,仅有正确的理财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以五个方面作为理财产品的选择标准。

  一、理解理财产品的特点。选择理财产品,要从其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事实上,每种理财产品只具备其中的某一项或几项特点,这就呈现出理财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因此,以类比或模仿的方式选择理财产品是不可取的。

  二、充分考虑理财产品推出时的具体环境。尽管不同的理财产品有其特定的收益规律,但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并不是每种理财产品自始至终都能够取得优良的业绩,特别是受证券市场影响较大的基金产品,基金净值的变动很容易受证券市场的影响,表现得忽高忽低。这时,关注证券市场的变化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选择专业性高的理财产品。专业的理财机构和高水平、高素质的理财师,在理财产品的收益及风险的判断和指导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并能全面揭示每种理财产品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将要出现的风险。

  四、不可忽略对理财产品的跟踪。选择了理财产品特别是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之后,投资者不能将之束之高阁不闻不问。理财产品的收益状况会随着理财产品管理人管理和运作水平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谓对理财产品的跟踪,就是要动态、及时地跟踪理财产品相关的资本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投资策略,修正自己的投资预期。

  五、及时进行理财产品的盘点和调整。购买理财产品之后,对其置之不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考虑投资成本而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做法也是不全面的。因此,月末、季末、年中或年终,对自己所购买的理财产品进行盘点和调整,有利于全面把握资金收益状况,并与整体市场的收益状况进行对比,从而实现最优的资产配置和收益最大化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