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出自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他讲的是燕国的寿陵有一个少年认为自己处处不好,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很美便跑去学步,但学习方法不对,不但没学到赵国人走路的优美姿势,反而将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忘掉了,到头来居然不会走路只好以手着地爬回老家去。
多少年来,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受到大家批判的,认为是放弃了自己的个性,而去完全模仿他人,使得最后的结果也与初衷背道而驰。其实,我认为邯郸学步也是有可以肯定的地方,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习好的事物,模仿优美的动作,本来就是人类早期智慧的一种体现,从不断的模仿中才能够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寓言中夸张的说少年把原来的走路方式都忘记了,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是几乎不可能的。现在的美学观念表明,不同的走路姿态是可以体现出不同人的气质,而美的肢体语言也是有特定的规范标准。我们想想现在T型台上的那些模特,为什么同样一件衣服穿在他们的身上就特别能吸引人呢?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不就是他们优美的体态和优雅的步伐吗?而他们正是通过长期的训练、模仿而形成的,而走下舞台,他们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行走而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说,邯郸学步也不是不可以!甚至要提倡“邯郸学步”的科学探索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走路姿态可是说是一个人自我建设的一部分,那让我们把目光放得远一点,看看我们的城市建设,是不是就可以东施效颦了呢?是不是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来解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问题?
先让我们看看欧洲,不论是从南到北还是由东往西,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欧洲的每一个国家不仅在语言、服装、饮食等各方面是丰富多彩,而且城市的建筑也各有特色。回到国内,我们试想,一个人在一个城市被蒙上眼睛,让他坐上飞机飞往另一个城市,当再次让他睁开眼看这个新的城市的时候,它能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吗?对于那些经常往来于各个城市的人们可能很容易就能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是——很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就是中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的一个通病:城市建设缺乏特色!现在城市建设只追求现代化的表象,中国已经被形容成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的玻璃高楼,拆了古建筑,拆了自我的文化,一幢比一幢高,盲目的攀比。城市高架路横跨上空,纵横交错,甚至穿过了中山陵的绿地。一个城市想出一个新点子,建起一个市民文化广场,立刻一时间在中国大地广场遍布。现代的人们都追求个性的发展,难道我们的城市就不要个性了?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气质、文化,我们又凭什么让城市都往同一个方向发展呢?就城市广场而言,已经变成政府的政绩工程,把改善市民生活的初衷抛到脑后,而且越建越大,特别是一些小城市,也学着建大广场,体量完全不合比例,就像小孩偷穿了大人的衣服,使得整个城市不伦不类。在这样的大广场后面,又需要巨额的维护成本,给政府制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也就转嫁给了市民。
反观国外,例如像新加坡空中绿地的建设,同样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却可以有所创新,采用垂直绿化的模式,不仅节省了空间,还增强了城市风貌的可观性。我们国内也有广场建设比较好的,如济南泉城广场,使游人能真实的感受到泉城“山、泉、湖、河”的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连接了钟楼、鼓楼,衬托了钟鼓楼,切准了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从全国看来,这样有特色有文化的广场数量毕竟是太少了。
每一个城市,独有其不同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是可以用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街道建设,甚至城市色彩的运用来表现不同的城市环境,凸现出各个城市的特征。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杰出代表——西安,曾有13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历代王朝为西安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西安本身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发展史。但是,如今只是那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孤立的得到了保护, 而传统的城市格局和风貌却受到严重破坏,使得这样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城市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面临着严重的特色危机。西安况且如此,其他城市的状况就更令人担忧了。
我国那些真正得到大家肯定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苏州,是一个以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园林著称的典型的江南城市,它不仅以旅游而闻名于全球,它的“中国——新加坡工业园区”更成为了全国学习的典范。苏州的全球化建设不仅没有让其丧失自我,反而使整个城市“古朴中弥漫着现代的朝气,现代中沉淀着古朴的底蕴”。走进苏州你仍然能感受到温和与闲适的气息。杭州,也是世界著名的“天堂城市”,它在江浙沪这个大城市和旅游城市集中的地方,如何规划城市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其可以发展的空间。杭州既没有说要把自己建设成“国际大都市”也不喊“国际旅游城市”的口号,而是努力挖掘城市潜力,注重自然、历史、经济、人文的和谐,努力建设“国际性东方花苑城市”。另外还有像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这样用真实的古建筑形态,古朴的人文风貌传达着城市自身独特的魅力,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仍然让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
2004年5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新闻,爆出令人震惊的消息: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20个著名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我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回头仔细找找原因所在,不就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出了问题吗?建设有特色的中国城市已经是迫在眉睫,能将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各方面条件融合起来,打出自己的城市品牌。我们需要有创意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需要政府能切实的将规划实施下去,打破现在城市面貌雷同的局面。
世界因为有着多样性,才显得丰富多彩,城市有着不同的气质,才会游客纷至沓来,我们中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应该用不同的地域文化来创建有独特色彩的城市,造福今人,余荫后人!
邯郸可以学步,那是为了走的更美!城市切忌东施效颦,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特色,要保持一分自己独特的风韵!
邯郸可学步、城市忌效颦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