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忙什么:忙与不忙的人生选择
早前看了一本书,题目叫《你在忙什么》。有时候会让自己停下来一会儿,思考。
偶尔再度翻起,仍然会有一些精彩段落耐人寻味。这里,重述书中比较深刻的印象。或许不同的时刻,不同背景和现状的人,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
1、忙的价值——马拉松比赛中的智慧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设定目标时要切合自身实际分出近,中,远几个阶段,科学可安排每个环节与步骤,把每个目标分解到每一天,每件事中。
1984年,日本马拉松比赛冠军山田本一。 记者问为什么会取得好成绩,不善言谈的他说:靠智慧。两年后,又一次夺冠。十年后,退役后自传:比赛线路提前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银行,大树,商店,比较均匀地分成几段一直到赛程终点。
2、忙中的目标——唐僧的白马
17年.白马随唐僧去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昔日朋友众马驴艳羡不已。白马说:“其实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走了个来回,而你们在磨坊原地踏步而已。”众马驴愕然。
每天24小时,大家都在努力。
主要的差别是:有的人从头至尾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为成就一番事业而奋斗,而有的人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每日所忙,只是为了生存的伙食标准提高一些。
3、忙中的智慧——离出口最近的名画
法国作家贝尔纳。法国一家报纸举行有奖智力竞赛: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能抢救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答案成千上万。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去抢各自最有价值的名画。贝尔纳的答案: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4、忙的效果——不闲着的无头苍蝇
你忙,我忙,他忙,大家都没闲着。每个人忙的效果不同。
他在忙忙碌碌,你也没闲着,甚至比他还要努力。可他功成名就,你却依然在为提高伙食标准而努力,同样的辛苦努力,结果为何如此不同?没有明确的方向,好比无头苍蝇;行业位置不对,总做无用之功。忙,有什么用呢?
没有明确方向,好比无头苍蝇;行业位置不对,总做无用之功。忙,有什么用呢?忙。你忙,我忙,他忙,大家都没闲着。可结果不一样:有的人成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的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为什么?因为有的人是在瞎忙。盲目 + 忙碌 = 碌碌无为。
5、忙中的风险——刀口舔血的狼
北极的因纽特人。冰雪上凿一个坑,把一把尖刀的刀柄,放进去并略作固定,往刀子上撒一些鲜血,然后用冰雪把刀子埋好,等待饥饿寻食的狼上钩。小雪堆冻成了冰疙瘩。血腥味越浓,就预示着食物越快到手了。狼一旦闻到血腥味,会误以为有食物,不断去舔冰雪上的鲜血,当然也不得不去舔冰雪上的那把尖刀。直到尖刀把狼划伤、流血,最后狼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在冰雪堆上。
在人与人的智力博弈中,有人扮演着因纽特人的角色,有人扮演着狼的角色。
完成任务后,敢于后退一步。血腥味最浓的时候,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