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民医疗保障是政府的既定目标。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3月,卫生部部长高强曾表示,全民医保方案今年下半年将会出台,我国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渠道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最终目标是实现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国。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57亿人,而全部城镇人口为5.77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4.1亿人,而全部农村人口为7.37亿。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今年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从去年50.7%的县(市、区)扩大到今年的80%以上,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今年将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覆盖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儿童、学生和其他没有就业的城镇居民。
高强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努力保证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一文中指出,“从1980年到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43亿元增加到7590亿元。其中,居民个人负担的比重,由21%增加到53.6%,群众感到看病越来越贵。”这就意味着,24年来我国居民个人负担卫生费用支出增长了135倍,而同期收入增长也只有十倍左右。如果7600亿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财政每年也只需增加付出居民个人负担的53.6%部分,亦即4000亿元左右。而我国2006年一年财政收入就增加7000多亿元,如果安排妥当,全民医疗费用国家实现“全包”也未必没有可能。何况已有数以亿计的城镇职工及其单位在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基本医疗由国家负担后,平常老百姓说的“小病扛,大病捱,实在不行土里埋”的自生自灭现象将会得到缓解,到时这些病人都会冒出来。那是否意味着到时全国医疗总费用的成倍增加?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现有的医疗价格,24年涨135倍是建立在非正常药价的基础上。如果制度安排合理,平均医疗价格降一半并非没有可能。此次医改方案,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能否守好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医改成败。
其实,当今世界,无论哪种模式,只要是医保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的国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全民医保的医改方案能否真正取得效果,能否令公众满意,最终还要取决于政府所能承担的责任。如果医疗投入不足,任何模式都无法真正付诸实施。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只有填补了投入不足的缺口,全民医保才有希望。
目前,想让13亿人口共同品尝全民医保,这很不现实,政府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渐进、梯次式实现全民医保。从全民医保设计看,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医疗保险改革将按照先城镇后农村、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落后地区、先正规就业人群后非正规就业人群,再次非就业人群的梯次方式推进。目的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对未来的医改进行尝试,然后逐步将全民纳入医保范畴,最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这一难题。推进医保群体的先后顺序应该优先对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非正规尤其是非就业人群推行。
建立全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并不容易,各国发展历程也不同。资料显示,欧洲发达国家政府负担卫生总费用的80%~90%,美国政府负担45.6%,墨西哥政府负担33%,泰国政府负担56.3%。而2004年我国政府只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16.4%。像德国、奥地利、以色列等国家完成这一历程用了40多年时间。日本、韩国的过渡时期则分别用了36年和26年。英国医疗费用占GDP的7.6%,做到了全民免费医疗;新加坡的医疗费用占GDP的3%,也实现了全民健康保障的体制。
从2007年1月1日起,吉林经过试点后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医疗保险。参保对象:设立专项补贴,对于低保人员、中小学生、4050人员和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省财政为他们设立了不同额度的补贴,地方财政也拿出相应资金,也就是说,这部分群体几乎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医保了。缴费标准:三个标准(每人每年):200元、150元、120元。缴费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补助标准:最高四万五千元。
日前,《郑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出台,2007年7月1日起,郑州市253.8万未参保城镇居民每人每年掏280元,每年将最高能报销6万元的医药费。
在湖北省5项缴费标准:参保个人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分年度自由选择9%、5%、4%、3%、2%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用。补助标准:选择缴费档次9%的全保、5%保住院、4%、3%、2%分别按统筹基金待遇的80%、60%、40%享受。
今年在山西省确定两个市先行试点,争取尽快取得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开。筹资方式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筹资为主的同时,政府必须有资金投入,对困难群体更要以政府补助为主。重点解决城镇居民的大病统筹问题。
对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计划先从城镇低保人群尝试入手,由政府补贴为主,居民个人缴纳为辅,共同负担医疗保险费,享受统一的医疗保险待遇。同时还明确把中、小学生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目前我国在城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惟有职工群体之外的其他城镇居民——城镇个体工商户、无业人员、职工家属、农民工、在校学生等成了医保制度的“真空地带”。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57亿人,而全部城镇人口为5.77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4.1亿人,而全部农村人口为7.37亿。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今年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从去年50.7%的县(市、区)扩大到今年的80%以上,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今年将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覆盖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儿童、学生和其他没有就业的城镇居民。
高强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努力保证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一文中指出,“从1980年到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43亿元增加到7590亿元。其中,居民个人负担的比重,由21%增加到53.6%,群众感到看病越来越贵。”这就意味着,24年来我国居民个人负担卫生费用支出增长了135倍,而同期收入增长也只有十倍左右。如果7600亿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财政每年也只需增加付出居民个人负担的53.6%部分,亦即4000亿元左右。而我国2006年一年财政收入就增加7000多亿元,如果安排妥当,全民医疗费用国家实现“全包”也未必没有可能。何况已有数以亿计的城镇职工及其单位在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基本医疗由国家负担后,平常老百姓说的“小病扛,大病捱,实在不行土里埋”的自生自灭现象将会得到缓解,到时这些病人都会冒出来。那是否意味着到时全国医疗总费用的成倍增加?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现有的医疗价格,24年涨135倍是建立在非正常药价的基础上。如果制度安排合理,平均医疗价格降一半并非没有可能。此次医改方案,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能否守好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医改成败。
其实,当今世界,无论哪种模式,只要是医保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的国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全民医保的医改方案能否真正取得效果,能否令公众满意,最终还要取决于政府所能承担的责任。如果医疗投入不足,任何模式都无法真正付诸实施。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只有填补了投入不足的缺口,全民医保才有希望。
目前,想让13亿人口共同品尝全民医保,这很不现实,政府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渐进、梯次式实现全民医保。从全民医保设计看,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医疗保险改革将按照先城镇后农村、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落后地区、先正规就业人群后非正规就业人群,再次非就业人群的梯次方式推进。目的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对未来的医改进行尝试,然后逐步将全民纳入医保范畴,最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这一难题。推进医保群体的先后顺序应该优先对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非正规尤其是非就业人群推行。
建立全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并不容易,各国发展历程也不同。资料显示,欧洲发达国家政府负担卫生总费用的80%~90%,美国政府负担45.6%,墨西哥政府负担33%,泰国政府负担56.3%。而2004年我国政府只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16.4%。像德国、奥地利、以色列等国家完成这一历程用了40多年时间。日本、韩国的过渡时期则分别用了36年和26年。英国医疗费用占GDP的7.6%,做到了全民免费医疗;新加坡的医疗费用占GDP的3%,也实现了全民健康保障的体制。
从2007年1月1日起,吉林经过试点后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医疗保险。参保对象:设立专项补贴,对于低保人员、中小学生、4050人员和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省财政为他们设立了不同额度的补贴,地方财政也拿出相应资金,也就是说,这部分群体几乎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医保了。缴费标准:三个标准(每人每年):200元、150元、120元。缴费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补助标准:最高四万五千元。
日前,《郑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出台,2007年7月1日起,郑州市253.8万未参保城镇居民每人每年掏280元,每年将最高能报销6万元的医药费。
在湖北省5项缴费标准:参保个人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分年度自由选择9%、5%、4%、3%、2%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用。补助标准:选择缴费档次9%的全保、5%保住院、4%、3%、2%分别按统筹基金待遇的80%、60%、40%享受。
今年在山西省确定两个市先行试点,争取尽快取得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开。筹资方式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筹资为主的同时,政府必须有资金投入,对困难群体更要以政府补助为主。重点解决城镇居民的大病统筹问题。
对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计划先从城镇低保人群尝试入手,由政府补贴为主,居民个人缴纳为辅,共同负担医疗保险费,享受统一的医疗保险待遇。同时还明确把中、小学生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目前我国在城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惟有职工群体之外的其他城镇居民——城镇个体工商户、无业人员、职工家属、农民工、在校学生等成了医保制度的“真空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