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正在演绎着一场战役,外在的表现是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内在的却是几个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家”在以“科学”围困一切文化。尤其是在围困人类精神,心灵,意识等等这个重要的领域。
那几个“伪学者”对任何事物都用“严谨”的“科学标准”,而将一切所谓科学以外的东西全否定了。
事实上,所谓科学也不过是一种求证主义的世界观,在这种观念左右下,一切看似不能求证的东西都成为几个小丑杀伐的目标。
这一次是中医,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
“科学”真的如他们讲的那样十全大补么?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种肯定科学,否定文化,甚至将科学以外的一切皆虚无化的观念才是最可怕的迷信。
可以说,当今最大的迷信就是迷信科学。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科学家,他们的迷信和专业已经让他们变得不像人了。
科学的实证方式只是对这个广袤宇宙解读的一种方式。只能解读非常有限的几个小细节。
在科学还不是很发达的古代,人类的生命是怎样延续下来的,怎样创造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
整个人类的童年不就是靠文化,经验养育的么?
怎么今天稍微长大了两公分就连精神,文化,意识形态也要完全否定了。
科学如果真能解决一切,那么还要文化,还要精神干什么?如果科学不能解决一切,又自以为可以,那不是迷信又是什么?
曾经听到过一个开发机器人的科学家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科学家到一个大学演讲,并在讲台上口出狂言,信誓旦旦,要开发完全代替人类的机器人,有意识,有感情,有自我完善精神,有思考能力,有灵感,有爱情的机器人……美好的科学愿望,让多少人振奋不已。
台下,一个学生听完以后只是提了一个小问题:先生,情绪,爱情,灵感……等等这些东西是可以编程的吗?
人类目前为止创造的这些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所有财富是可以编程的吗?
作一餐饭,符合营养的标准,食物里面含有比例均衡的营养素,这是科学可以做到的,但是一个人喜欢找一个环境优美,心情舒畅,布置典雅的餐厅吃饭,这个选择的过程是可以编辑成电脑程序的吗?
就这么一个很小的问题,让那张正在吐出狂言的口闭上了,他沉默下来,讲座结束。
那个科学家沉默的回到自己的国度。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思考以后,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他的科研计划下马。
这给那几个不断叫嚣的伪科学家什么启迪呢?假如他们的心灵也还可以被启迪的话,或者说,假如他们也还有心灵的话。
事实上,即便科学最发达的那些国度,精神的东西,文化的东西从来就不曾在生活中消失过。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美国新时代心灵运动,倡导一种新心灵的复苏,几乎全部用精神领域的开拓创造出一代人的新的生存哲学,医疗学,心理学……所有这一切的根本是精神性的东西,是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就积淀的种种意识能量。
中国文化中古老的《周易》,演化出无数领域的发展。无论从治国,治家,还是人生指导方面都创造了数不清的奇迹。难道仅仅科学两个字可以概括么?
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的秘密无法用人类现有的思维解释,也无法用是否“科学”就轻易的做出决断,那种唯科学马首是瞻的理论在丰富的大千世界面前是何等的虚弱。
科学看人只见身体,血肉,骨骼,而不见精神,灵魂,不见种种的信心,力量,不见情感,不见情绪,不见心态……
科学看世界只见简单的物质,只见分子,原子,电子,只见DNA,而不会见到种种更高的宇宙法则,不见这些物质背后的真正主宰……
科学的角度,两个人是没有理由爱恨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另一个人产生种种的情感,但是,在心灵的领域,精神的层面,这些情感就有种种存在的理由。
缘分不就是一个简单直白的例子么?科学的角度,一个男人要找一个女人,只要是女人就行了,但是为什么会精挑细选,要讲究种种的机缘,种种的“合适”。“合适”是精神层面,是心灵层面的事件。
这些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按照科学的要求,给那些伪科学家找出几多的实证。生命不是一连串的实验,生命更多的还是情绪,情感,精神领导着的一个过程。
所谓科学,如果用来适当的协助人类获得幸福,那是最大的功效,但是,即便是幸福感,这样的东西也并非是属于科学的。
让那些迷信科学的都变成机器,将他们编成程序吧。
如果我是一个程序员,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将那些否定人类精神领域的“机器人科学家”或者他们的维护者编成程序,其中一定会设置一个按钮,只要我轻轻一按,就可以让他消失一切的情感、语言:让他闭嘴。
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