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梦中骤然响起。发觉不是梦,心里一激灵:子夜 1:30,谁来电话?什么急事?看到一个陌生的号码,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大哥,我是万西,涧头集镇万西的曹加领。求你了,救救孩子!
我愣怔再愣怔,想起来了,是一位二十多年前在一次通讯报道培训班上曾经听我讲过课的农村业余通讯员。“救救孩子?”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那头蔫黏糊糊:我问你,小孩上网吧怎么办?我的儿子今年才14岁,逃学上网吧好几天不回家了,刚从一家网吧里面把他拽出来,这不,又跑了!我说那你赶快去追啊!他说我也追不上了,你说这事该谁管,我该怎么办?孩子这不是完了吗?我还有什么奔头啊!我说:这事该你管。别人不好管。这事你得管。电话那头一阵沉默之后,有些癔症地说,我的孩子又不见了,就这事,心里局闷,我就给你打电话了,幸好你没睡觉,你给我出出主意。我苦笑。说,你先去找孩子,找到了强行带回家,好好管教管教再说。快去好吗?
我挂断了电话。迷困没了,心里乱糟糟的,一个孩子在黑暗里奔跑着,一个有些迷症的中年男人在黑暗里找寻着,一个个张着黑黢黢大口的网吧在黑暗里诱惑着,一双双童稚的红眼睛在昏暗的屏幕前迷乱着……这些影像交织在脑海,搅得我心神不安。想起了去年9月19日写的见闻《台儿庄网吧静悄悄》,难道“静悄悄”的局面已成过去,见利忘义的不法经营死灰复燃了?
想起去年9月23日我在文化管理座谈会上的发言:第一,台儿庄的网吧静悄悄,真的出人意料;第二,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见成效,文化执法者劳苦功高;第三,面对静悄悄的网吧,忧心忡忡没必要,保持高压,决不手软,让其垮掉一批会更好!当时,我的发言引起一同与会的网吧经营者代表的不以为然。在和他们争辩网吧利弊的时候我责问道:你们自己的、自家的、亲戚的孩子在你们的网吧里是不是也和别人的孩子一样享受着同等优待呢?要是他们神魂颠倒不舍昼夜地痴迷网络游戏不去上学,你们是否以为正常而不去理会甚至宽容纵容呢?他们辩称这是两回事,我说不,这是一回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说这是两回事,正好说明你们的良心大大坏了呢!
现在看来,网吧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不是?不法网吧经营行为危害未成年人的成长,把她们从义务教育的课堂引诱到迷乱的网络虚拟世界,她们的人生从此将会一塌糊涂了啊!就像子夜打电话求我救救孩子的这位老兄,中年丧妻,女儿前年在城里一家足疗馆打工,被客户带去上门服务,遭遇惊吓成了神经病且无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现在14岁的儿子又深陷网络游戏逃学藏匿于网吧不能自拔,难怪他也癔症起来,五更半夜打电话吵醒人家还说人家“幸好没睡觉”啊!
深受不法网吧经营行为之害的青少年数不胜数。今夜子时骤然响起的电话告诉我,这一社会毒瘤还在继续危害!重申我的观点:治理不法网吧,保持高压,决不手软,让其垮掉一批会更好!劳苦功高的管理者们,你们应该再次出手了!
来源:袁袤翔的博客
http://blog.chinatv-net.com/mediablog/user1/ymx8555/archives/2007/26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