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的管理智慧1


自CCTV《赢在中国》节目于2006年开播以来,价值中国做为《赢在中国》节目的网络合作媒体,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了一些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以往看过一些有关张瑞敏的文章,经过《赢在中国》更加“近距离的了解”,我个人得出的结论是:在众多企业家当中,张瑞敏确为中国最具思想高度的企业家之一。

胡泳新近又出版了一本研究张瑞敏的新书:《张瑞敏谈管理》。胡泳研究张瑞敏和海尔的案例超过十年了。对于海尔、华为、联想等中国这些最成功的企业的研究,已经是管理学界、企业界的重要"知识资产"了。胡泳的这些透彻的“案例分析”,使广大读者和商业人士,有了更深入地解读和学习张瑞敏的机会;企业的经营者们对这些“资产”的价值,相信更有体会。谢谢胡泳!

以下是部分读书笔记:

第二章:人人是人才

——有了人才,资本才得以向企业集中。

——张瑞敏要求人才具备以下素质:一、专业素养;二、道德修养;三、观念和活力

——如果将企业比做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孩子,那么组织结构也许只是他的衣服,可以不断换,而人员素质就是他的器官,器官的健康才是至关重要的。

——兵随将转,无不用之才。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要能够容人之短,用其所长。

——张瑞敏丰富的管理经验,来自于丰富的“被管理”的经验。“被管理者”最渴望的就是,“我的成绩你不要给我抹煞了,我干得好的东西,你能给我承认。”成功的道理只有一条: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关于学习型组织: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没有培训过的员工是负债,培训过的员工是资产。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海豚式升迁:公司的基本骨干力量,必须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因为他们认同你这个企业的文化。张瑞敏立足于从海尔内部选拔人才,具体办法是实施沉浮升迁制,使干部在各个岗位上轮流锻炼,全面增长才干。“海豚潜下去越深,跳得也就越高。”

——权力分散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责、权、利的问题,二是各独立公司一把手的素质问题。

——张瑞敏对于干部的考评:想不想干、会不会干、拼不拼命干。

——什么叫“会管理”?一是能够严格管理,敢于为工作得罪人,企业利益第一。如果个人利益第一,把不得罪人建立在得罪工作上,那是绝对不允许的。二是科学管理,推行目标体系管理,能够抓住闭环原则、目标比较原则和优和原则。三是不断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张瑞敏问:“信任就可以不监督了吗?”如果只授权,不监督,后果就是四分五裂;如果只不授权,只监督,局面则是一潭死水。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早已失去了合理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导致干部放纵自己的理论温床。因为道德的力量是软弱的,不能把干部的健康成长完全寄托在个人的修炼上。

张瑞敏认为,授权并不意味着"授责"。权力可以分散下放给下属,而责任是推不掉的。授权要适度,过度授权等于放弃权力;授权前应先建一套健全的控制制度,在授权过程中要适度进行控制;授权者和被授权者要加强沟通,相互依赖。

未完待续......

 

 

参考阅读: 

价值中国网专访:《张瑞敏、胡泳对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