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相关文章的争鸣之我见(


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相关文章的争鸣之我见(八)

作者: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余荣星

现在继续发表我的争鸣意见:

1、我在文章中写到政府的乘数倍数、放大和加速理论动态模型是向诺贝尔经济学者的冲刺课题之一,并非是指政府可以获得诺贝经济学奖,中国二千多年前的草莽英雄刘邦都知道猎人和狗的关系,难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者会不知道,这里也用不着如此强调。当然我这里所说猎人和狗的关系,并不带有污辱政府的意思,而是借这个事例说明一个道理。

这里诺贝尔经济学奖者当然是针对人,但并不是指我要获得这个奖项,我并没有说自己要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而是指中国的经济学家可以利用或借鉴我的一些理论再搞出一套更好的理论来。

2、我们还要要弄清楚投资乘数理论、我的投资乘数理论、及“政府的乘数及政府的乘数倍数”的关系问题

1)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提到的投资乘数理论,我不知道这个理论是何人所创或不是十分敢确认。而是指在几本书上都写到这个投资乘数理论。你认为这个投资理论是凯恩斯提出的,那就当凯恩斯理论吧。

这个投资理论认为每一笔投入按边际消费倾向会出现n次后续引致投资。

我们现在研究西方经济学,不一定要从西方经济学家的原路子来研究它,也可以另辟蹊径。

在本网站的《乘数集锦》一文中提到凯恩斯是如何研究投资乘数公式的,写到:凯恩斯自己出题目自己先做。凯恩斯是这样推导投资乘数公式的:假定今年比去年,国民收入之增量为ΔY,边际消费倾向等于b0b1,则消费增量ΔCbΔY,剩下的用作投资,所以投资增量ΔI(1b)ΔY,见图1所示,并由此公式得到ΔY=ΔI/(1b),所以投资乘数k=1/(1b)

 

凯恩斯计算得到的“投资乘数”肯定大于1,因为投资增量ΔI是国民收入增量ΔY的一个部分,部分肯定小于整体,整体肯定大于部分,所以ΔI/ΔY=(1b)1k=ΔY/ΔI=1/(1b)1

我认为研究投资乘数理论为什么要按凯恩斯所说的方法去研究。其实很多书上提到的是按照第一笔投入后后续引致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研究的。如果我们省略税收这一项必然会得出投资乘数理论的简单公式。

我认为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不能反映社会的真正现实。

2)我的投资乘数理论就是投资乘数倍数论,这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

现举例给予说明:如生活消费中有一种现象是一传十,十传百。产品销售有多种方式,你来购买这家商店,与我来购买这家商店的商品大多数没有关联。各自投资以乘数方式对国民收入增长进行着。但有的商品的销售是因为回头客又带来了回头客,那么这种销售方式就是产生后续连带投资乘数效应的销售方式。

我们把后续连带投资乘数效应认为是第一批投资乘数的倍数,这就是投资乘数倍数现象。这种投资乘数倍数现象是在生活中现实比比皆是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在区域经济展中枚不胜举。如一户致富百户跟,一点带面等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乘数倍数理论。歼十战斗机的生产也是乘数倍数理论,第一架歼十战斗机的这笔启动资金投资成功后,便成了示范效应,接下来便是乘数倍数现象的出现,今后中国的空客的生产也遵循这一客观经济规律。

那么现在我们如何把凯恩斯的投资理论也纳入我的投资乘数倍数之内呢?也就是说投资乘数倍数理论包括了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如果后续连带投资为零,也说是说乘数倍数是原启动投资的1倍,那么便没有了乘数倍数理论,便成为投资乘数理论,1倍也是倍数,所以这一客观经济规律便成了乘数倍数效应。

这个客观经济规律,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中,以前是,现在也是,将来也是,除非那一天我们坐着坐吃山空不投资,除非天底下剩下你一个人了,这个客观经济规律才不存在了。我真搞不懂,你是真的搞不懂这一客观经济规律,还是非要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

3、现在我们再来讲政府的乘数,政府的乘数倍数这个问题

实际上乘数前面的定义词就是投资,那么这里为什么没有投资了。因为省略了,原来真正写全的意思是:政府投资引起了整个社会投资(包括政府)的乘数倍数。但这样写很麻烦,所以省略了,写成政府的乘数倍数。

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政府是人民群众心里能接纳的政府,而不是与民争利,不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府。如蒋介石在日寇进攻长沙时下令放火,烧毁很多房子,政府这几把火的启动投资,便造成负效应的后续连带乘数倍数效应。所以我的定义前面,应该加上为民谋福利的好政府的乘数倍数,但这样写的字数很麻烦,所以简称政府的乘数倍数,这个政府在这里特定指好的政府,不好的政府以后写的时候另加说明。

如前面所述,我们经济发展中的许多乘数倍数现象,都是在好政府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所以政府的乘数倍数意义十分重大。如政府还是搞文化大革命的那一套,中国便没有这种取得如此的政府乘数倍数的伟大效果。

如包干到户,就是政府的乘数倍数效应,政府的启动投资(政策制定,政府人员工资、文件的纸张投资),结果造成了中国亿万人民生产力的彻底解放。

这就是我所说的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思,当然我刚才所讲的是低级的政府乘数倍数现象。那些包干经营到户是二千五百年的管仲就能做得到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现在和今后就是要推行更高级的政府的乘数倍数。

否则我们天天唱国歌干什么啊?如果在你的这种指导方针下,以前的“政府人员打打牌做起报告来是成绩伟大,问题次要”便有了合理性,那今后更应该如此了。

我认为你的水平在其它经济研究方面是我不能望其项背的,但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方面,我认为我是大学生,你是小学生,以后你就知道了。

 

注:你的很多反击理论全是错误的,容我今后慢慢和你理论争辨。我要做生意,生意很忙,如果你把我的理论全都倒进垃圾里,我也不能着急,我今后大致上也限定在一星期发一篇或二篇文章。

作者:余荣星,QQ382163029,固定电话:0757——26135324